血小板功能的檢測包括測定血小板粘附、聚集和活化的能力。然而,在血小板相關疾病的診斷中,檢測血小板功能的方法常常是有爭議的。這通常是由于方法本身的原因造成的[1],譬如,靜脈阻滯、抗凝劑選擇、離心,甚至標本處理不當等因素,都可導致醫源性血小板激活,影響臨床診斷的價值。這就要求建立一種靈敏、、快速、簡便,可用于臨床常規檢測血小板功能測定方法。
由于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可由血小板膜糖蛋白表達水平的高低來判斷,近年來,文獻報道利用流式細胞術,特別是全血法流式細胞術,檢測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達[2]。該技術能靈敏、特異地檢測血液中活化血小板,并評價其功能?,F就全血法流式細胞術檢測血小板功能的方法及臨床應用現狀和潛力進行綜述。
一、全血法流式細胞術
1.方法學:流式細胞儀能快速測定大量個體細胞的特性。樣品中欲分析的細胞預先進行熒光標記,然后由壓縮氮經硅管送達標本室,再以5 000~10 000個細胞/秒的速率逐個射入光敏感區。在適當波長的激發光作用下,被特殊染色的細胞發射出一定量的熒光脈沖訊號。探測器收集每個細胞的熒光訊號和光散射,然后傳入計算機進行分析。
傳統的流式細胞術檢測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達,常用的樣本是經洗滌的血小板或富含血小板的血漿。由于血小板極易活化激惹,樣本經離心、洗滌等步驟,容易人為地導致體外血小板激活,影響臨床診斷價值。為此,Shatti等[2]引入了全血法流式細胞術。該技術能使用全血樣本測定循環中血小板的活化狀態以及血小板對激活劑的功能應答。
全血流式細胞術樣本制備步驟為:
抽血抗凝→稀釋→生物素化的檢測用單克隆抗體(單抗)→激動劑或緩沖液→固定(1%多聚甲醛)→FITC標記的鑒別用單抗→PE-卵白素→稀釋。
稀釋樣本是為了防止血小板聚集,否則單個血小板上的抗原量就測不出來了,因為流式細胞儀測定的是單個粒子的熒光,而不管這單個粒子是一個血小板還是幾個血小板的聚集體。當用凝血酶作外源激動劑時,為防止血小板聚集并形成纖維蛋白凝塊,可在全血標本中加入四肽化合物Gly-Pro-Arg-Pro (GPRP)[3]。固定這一步若不干擾單抗的結合,生物素化的檢測用單抗也可以在固定后加入。血小板鑒別用單抗可在針對血小板特異性膜糖蛋白GPⅠb,GPⅡb,GPⅢa的單抗中任選一種。標記這單抗的熒光試劑可在FITC、PE、PE-CY53種熒光染料中任選。
樣本隨后用流式細胞儀檢測。通過熒光極性和特異性光散射鑒別出血小板后,檢測5 000~10 000個血小板表面的特異性熒光訊號。檢測結果可用兩種方法表示。一種是平均顆粒熒光強度,另一種是特異性熒光抗體結合陽性血小板的百分率。陽性血小板百分率法與熒光信號的放大倍數無關,且可以檢測受損傷部位血小板亞群的變化。如果檢測的是血小板表面某抗原的總量,則熒光強度法更為適合。譬如,在活化狀態下,血小板表面GPIb-IX-V復合物含量比靜息時低,但降低的幅度小,通常還不足以報告陰性結果[4],這時用熒光強度法就比陽性血小板百分率法更合適。
目前傳統的流式細胞術還不能定量分析結合位點的數目,但Shatti等[2]利用125I和生物素雙標記的單抗進行研究,以PE-卵白素作為熒光結合試劑,發現碘標測定的結合位點數與熒光強度間有線性關系。因此,對于一個特定的單抗,一旦弄清這一線性關系,并知道熒光單抗上熒光素與抗體的摩爾比,就能利用流式細胞儀定量分析該抗體結合位點的數目。目前有一些商品試劑盒能定量測定結合到單個細胞上的抗體數目,但乏見用于血小板的報道。
2.優缺點:與常規血小板功能測定法比,全血法流式細胞術有許多優點。
首先,標本處理的簡化能避免血小板體外醫源性激活,并防止血小板亞群丟失;循環中的紅細胞、白細胞對血小板的活化有影響,因此本法能在zui接近受檢者體內環境的條件下測定血小板功能。同時,由于使用了血小板鑒別用單抗,檢測的僅是血小板,而不會受其它種類細胞或碎片的干擾,保證了檢測的特異性。其次,在血栓性疾病中,通常只有小部分的血小板被活化;凝血酶體外活化血小板,也常表現為亞群激活;活化血小板表達CD62等膜糖蛋白也有明顯的異質性[5]。本法能靈敏地檢測出少到1%的活化血小板亞群[6],尤其是能分析單個或亞群血小板膜上活化標志物的變化,使檢測結果更接近真實。若同時使用FITC、PE、PE-CY5 3種熒光染料,本法通過三色標志一次能同時檢測兩個抗原標志物的變化。
此外,做一次檢測僅需2 μl血液,這一點,尤其適合于新生兒和血小板減少性疾病患者。本法不使用同位素,沒有放射性污染?! ∪魇郊毎g也存在不足之處。譬如,流式細胞儀價格高昂,檢測費用高,儀器操作復雜。為了避免體外活化,血樣需在45分鐘內處理,不能久置。另外,流式細胞儀僅檢測循環中的血小板功能,而β-TG、PF4和TXA2的檢測還能反映血管壁上血小板的活化和新近被清除的血小板。雖然存在著這些不足,但本法仍是血小板功能檢測的突破性進展。
二、全血中活化血小板的檢測
1.血小板特異性膜糖蛋白:本法檢測血小板功能,首先要對全血中的血小板進行特異性熒光標記,將血小板與血樣中其他血細胞區分開來。針對血小板表面特異性膜糖蛋白制備的單抗,使血小板特異性標記成為可能。血小板膜糖蛋白已被深入研究[7],表1顯示了血小板膜上主要的糖蛋白及其功能。在這些膜糖蛋白中,僅在血小板膜表面表達主要有GPⅠb,GPⅡb,GPⅢa等有限的幾種[8]。根據這些特異性糖蛋白制備的熒光單抗,能在全血中特異性地識別血小板,僅給血小板做上熒光標記。
表1 血小板膜上主要的糖蛋白及其功能
膜糖蛋白 | 基因家族 | 配基 | 功能 |
GPⅠa/Ⅱa | 整合素(B1) | 膠原 | 粘附 |
GPⅠc/Ⅱa | 整合素(B1) | Fn | 粘附 |
GPⅠc/Ⅱa | 整合素(B1) | Laminin | 粘附 |
GPⅡb/Ⅲa | 整合素(B3) | Fb,vWF,Vn,Fn | 聚集 |
Vn受體 | 整合素(B3) | Vn,?vWF,?Fn | 粘附 |
GPⅠb/Ⅸ | LRG | vWF,凝血酶 | 粘附 |
GPV | LRG | ? | 凝血酶底物 |
GPIV | Thrombospodin | 粘附 | |
GP53 | 血小板-粒細胞 | ||
GMP140 | 選擇素 | 相互作用 |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