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亨士樂旋轉編碼器工作原理
閱讀:579 發布時間:2015-4-15旋轉編碼器
旋轉編碼器是將旋轉的機械位移量轉換為電氣信號,對該信號進行處理后檢測位置速度等的傳感器。當旋轉編碼器軸帶動光柵盤旋轉時,經發光元件發出的光被光柵盤狹縫切割成斷續光線,并被接收元件接收產生初始信號。該信號經后繼電路處理后,輸出脈沖或代碼信號。
根據檢測原理,旋轉式編碼器可分為光學式、磁式、感應式和電容式。根據其刻度方法及信號輸出形式,可分為增量式、式以及混合式三種。
亨士樂Hengstler增量編碼器軸旋轉時,有相應的相位輸出。其旋轉方向的判別和脈沖數量的增減,需借助后部的判向電路和計數器來實現。其計數起點可任意設定,并可實現多圈的無限累加和測量。還可以把每轉發出一個脈沖的Z信號,作為參考機械零位。當脈沖已固定,而需要提高分辨率時,可利用帶90度相位差A,B的兩路信號,對原脈沖數進行倍頻。
亨士樂Hengstler增量編碼器值編碼器軸旋轉時,有與位置一一對應的代碼(二進制,BCD碼等)輸出,從代碼大小的變更即可判別正反方向和位移所處的位置,而無需判向電路。值旋轉編碼器有一個零位代碼,當停電或關機后再開機重新測量時,仍可準確地讀出停電或關機位置地代碼,并準確地找到零位代碼。一般情況下值編碼器的測量范圍為0~360度。
從50年代開始,旋轉編碼器開始應用于機床和計量儀器,因其結構簡單、計量精度高、壽命長等優點,在國內外受到重視和推廣。近年來更取得長足的發展,在精密定位、速度、長度、加速度、振動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