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恒遠生物為您講解如何對污染的菌種進行純化
閱讀:1382 發布時間:2024-1-26菌種在分離、保藏和生產過程中,極易遭致雜菌污染,因此必須對染有雜菌的菌種進行提純,方能用于生產。根據污染的類型和程度,需采用不同的純化措施。
1. 排除細菌或酵母菌污染
在菌種培養中,用肉眼仔細觀察培養基表面,不難發現被細菌或酵母菌污染的分離物常出現黏稠狀的菌落。取被純化物接種在無冷凝水、硬度較高(瓊脂用量2.3%~2.5%)的斜面上,再降低培養溫度至15~20℃,利用某些大型真菌在較低的溫度下,菌絲生長速度比細菌蔓延速度快的特點,用尖細的接種針切割菌絲的前端,轉接到新的試管斜面培養基中培養,連續2~3次就能獲得所要的純菌絲。也可打破試管,挑取內部長有基內菌絲的瓊脂塊,移入無冷凝水的培養基上,該法適于被好氣性細菌污染的母種。
2. 排除霉菌污染
霉菌和細菌不同,它和食用菌菌絲很相似,也有氣生菌絲和基內菌絲。分離的方法主要是抑制雜菌生長,拉大食用菌菌絲生長和雜菌菌絲生長的范圍差,從食用菌菌落前端切割,移植入新培養基。雜菌發現越早,分離的成功率越大。嚴格地說,在斜面培養基上的非接種部位發現的白色菌絲,應認為是雜菌菌落,應馬上提純。若有色孢子已出現,一方面易使分生孢子飄散,另一方面其基內菌絲早已蔓延,可能和食用菌菌絲混生一起。如霉菌剛出現孢子且尚未成熟、變色,則可采用前端菌絲切割法提純。轉管時先將菌絲接種在斜面jian端,當長滿斜面后,及時將原接種點連同培養基一起挖掉;如霉菌菌落顏色已深,說明孢子已成熟,稍一振動孢子就會飄滿培養基,若再行上法意義不大。如菌絲蔓延范圍較大,可將0.2%升gong溶液或1%多菌靈處理過的濕濾紙塊覆蓋在霉菌的菌落上,可抑制霉菌生長,防止孢子擴散,后用滅菌接種鏟將表層鏟掉,隨之用接種針鉤取基內菌絲移入新的培養基,如此2~3次。
3. 限制培養
取直徑7~10毫米、高4~6毫米的玻璃環或不銹鋼環,經酒精燈火焰灼燒后趁熱放到斜面培養基中央,將環的一半嵌入培養基內,然后將染有細菌的接種塊放入環內進行培養。細菌生長會被限制在環內,而食用菌菌絲則可越過環而長到環外的培養基上,轉管后即可得到純化。
4. 覆蓋培養
在污染了細菌的食用菌菌絲斜面上傾注一層厚約2毫米的培養基,培養一段時間,當食用菌菌絲透過培養基形成新的菌落時,即可切割轉管。最好進行二次覆蓋。
5. 基質菌絲純化培養
對棉塞長有霉菌的試管斜面,可將試管打碎,取出培養基,用0.1%升gong浸泡2分鐘,用無菌水淋洗,再用無菌濾紙吸干。取一段2厘米的培養基從中部切開,在斷面上用無菌刀片切成米粒大小的塊,移入新的斜面上進行培養。
6. 藥物處理
菌種提純時,可向培養基中注入選擇性強的抗菌制劑,如加入 5~10毫克/升的多菌靈(MBC)、涕必靈(TBZ)或托布津等,可有效地防止菌霉混生;在每毫升培養基中加入30~40毫克鏈霉素、20~30毫克四環素、金霉素,或50毫克高錳酸鉀,可以有效地防止細菌混生;加入灰黃霉素(20單位/毫升),可抑制真菌生長。
7. 破碎菌絲
從試管中取出已污染的培養基,放在0.1%升gong水中處理2分鐘,用無菌水沖洗,無菌紙吸干,再放入有玻璃珠的無菌水內,經組織破碎,稀釋后注入平板培養,取其單個菌落純化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