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體的密度如何表達
閱讀:1624 發布時間:2018-9-18
粉體是一個分散體系,測試密度時,就是用粉體的質量(m)除以粉體的體積(V)從而得到粉體的密度。粉體的體積可以看成是由如下3個部分組成的,即:粉體顆粒之間的間隙所占的體積(Vinter-p),粉體顆粒上的孔的體積(Vintra-p),粉體顆粒材料的骨架體積(Vt)。根據測得的粉體的體積不同,粉體的密度可以用堆積密度(bulk density)、表觀密度(apparent density)、真密度(true density或skeletal density)3種密度來表達。
(1)真密度:指粉體質量m除以不包括顆粒內外空隙的體積(真實體積),求得的密度。即排除所有的空隙占有的體積后,求得的物質本身的密度(m/Vt)。 (2)粒密度:指粉體質量m除以包括顆粒內空隙在內的體積所得的密度。即排除粒子之間的空隙,但不排除粒子本身的細小孔隙,求得的粒子本身的密度。 (m/Vt+V內) (3)堆密度又稱松密度:指粉體質量m除以該粉體所占容器的體積,求得的密度。其所用的體積包括粒子本身的孔隙以及粒子之間空隙在內的總體積。 (m/V,V=Vt+V內+V間) 測定粉體的真密度和顆粒密度的方法與相應的孔隙率的測定方法是一致的。在測定松密度時,當裝填時不施加任何外力測得密度為松松(堆)密度,施加外力而使粉體緊填充狀態下所測得密度較緊松(堆)密度。
對于同一種粉體,真密度>粒密度>堆密度。出于各種不同的考慮,粉體的堆積密度是一個變化的值,因為粉體的堆積情況常常受到許多因素的干擾,如振動、受壓、團聚等,因而體積會發生變化,因此該值的測量只能作為參考,而不能作為*的特性指標來表達粉體的性能;表觀密度和真密度是由粉體顆粒的孔隙情況和材料的種類決定的,而材料本身的孔隙分布和孔隙率一半是不變的,材料的性質也是固定的,所以這兩種密度也是確定的值,表達了樣品本身特性,所以在進行粉體的性能分析測試時關心的更多的是這兩個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