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體外除顫儀(AED) 如何使用?
說起急救,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醫(yī)院搶救,比如看到有人突然倒地昏迷,旁人的*反應是120急救。這沒有錯,不過有些時候,利用“急救黃金十分鐘”*時間施救更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比如心臟驟停者。
急救黃金十分鐘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急診科學科科副主任費愛華博士介紹:“心跳呼吸突然停止使全身重要臟器缺血缺氧,過了黃金十分鐘,腦細胞缺氧就會產(chǎn)生不可逆損傷。如果附近就有急救箱,一些應急藥品、除顫儀等設備,可以在患者zui需要的*時間發(fā)揮很大的作用。”
網(wǎng)絡圖
據(jù)了解,我國每天約有1500人死于心臟驟停,每年約54萬人死于心臟猝死,居各國。心臟驟停目前在我國的搶救成功率還不到1%,在大城市搶救成功率不到3%。而在美國,每年40余萬心臟驟停患者搶救成功率約為10%。
從1%到10%,差距就在“急救黃金十分鐘”內(nèi)所需的一種救命神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是一種便攜式、易于操作的醫(yī)療急救設備,于患者心跳驟停后早期除顫,幫助患者心臟恢復跳動。有資料顯示,心跳驟停患者在被送到醫(yī)院急救前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救治的成功率可達94%。
上世紀90年代,美國通過了相關法案實行“公眾可獲取的除顫儀”計劃——要求公共場所10分鐘內(nèi)即可獲得自動體外除顫儀,對普通民眾進行訓練。日本于2004年開始推廣安裝AED,平均每十萬人有234.8臺。在我國中國臺灣地區(qū),自2000年開始推動AED的安裝,總數(shù)超過4000臺,每10萬人17.4臺。
目前在北上廣地區(qū)的部分機場、車站和奧體場館、部分學校等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
2012年,上海市教委為滬上62所高校配置了AED等急救設備,2015年為全市250余所普通高中學校配置。
2015年9月起,上海市紅十字會宣布啟動試點設置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公益項目,310臺“救命機器”逐步覆蓋申城機場、軌道交通站點,世紀大道站、2號線浦東機場站、磁懸浮機場站等為*軌交站點。
網(wǎng)絡圖
近日,地鐵13號線淮海中路站也配備了一臺AED。
網(wǎng)絡圖
然而問題又來了,這種“救命神器”不少市民還不認識,會用、敢用的就更少了。
沒關系,看了下面這段視頻,就能基本了解
其實很簡單,記住5個步驟:
1、開啟AED,打開AED的蓋子,依據(jù)視覺和聲音的提示操作(有些型號需要先按下電源)。
2、給患者貼電極,在患者適當?shù)奈恢蒙希o密地貼上電極。通常而言,兩塊電極板分別貼在右胸上部和左胸左乳頭外側,具體位置可以參考AED機殼上的圖樣和電極板上的圖片說明。
3、將電極板插頭插入AED主機插孔。
4、開始分析心律,在必要時除顫,按下“分析”鍵(有些型號在插入電極板后會發(fā)出語音提示,并自動開始分析心率,在此過程中請不要接觸患者,即使是輕微的觸動都有可能影響AED的分析),AED將會開始分析心率。分析完畢后,AED將會發(fā)出是否進行除顫的建議,當有除顫指征時,不要與患者接觸,同時告訴附近的其他任何人遠離患者,由操作者按下“放電”鍵除顫。
5、一次除顫后未恢復有效灌注心律,進行5個周期CPR(心肺復蘇術)。除顫結束后,AED會再次分析心律,如未恢復有效灌注心律,操作者應進行5個周期CPR,然后再次分析心律,除顫,CPR,反復至急救人員到來。
好了,我們已經(jīng)知道什么是AED,并初步掌握了使用方法,但可能還有一個疑慮:救人沒問題,但萬一對患者造成損害,要擔責么?
其實大可不易擔心。目前,正在制定中的《上海市急救醫(yī)療服務條例(草案)》(修改稿)已提交市十四屆人大會第28次會議審議,草案修改稿鼓勵公眾參與救死扶傷,見義“智”為。
其中,條例草案修改稿第39條指出:鼓勵具有急救技能的市民,對危急重患者按照急救操作規(guī)范實施緊急救護,其緊急現(xiàn)場救護行為受法律保護,如果對患者造成損害,依法不承擔法律責任。
此外,因為崗位特殊,上海規(guī)定部分“特定人員”必須掌握急救技能。條例草案修改稿第41條指出:消防人員、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員和乘務員、學校教師、保安人員、導游以及自動體外除顫儀的使用人員,應當參加紅十字會、院前急救機構等具備培訓能力的組織開展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
市人大教科文衛(wèi)委員會提出,在“特定人員”之外,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應當組織人員參加急救知識普及性培訓,急救知識和技能課程,應當進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各類學校。
在不久的將來,希望看到更多小伙伴能夠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挺身而出,在“急救黃金十分鐘”救助更多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