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燒電廠基本知識介紹
在人類不斷利用自然資源創造物質文明時,大量垃圾也隨之產生。中國城鎮居民每人每年可生產440公斤垃圾,2014年末,城鎮人口數量已達7.5億。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每年產生量超過3億噸,而未經處理的城市生活垃圾累積堆存量已達80億噸,侵占土地面積已達80萬畝。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預測,隨著世界經濟發展,中產階級人口將大幅上升,到2025年,城市廢物的數量將從目前的每年約13億噸上升至22億噸,屆時中國每年城市垃圾產量將會接近6億噸。
面對垃圾圍城的狀況,我們不能限于填埋和堆肥這些被動“防守”的方法,而應積極采取有力措施,進行科學合理地綜合處理利用垃圾。垃圾焚燒發電是當前的較理想的選擇。
作為發達國家廣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垃圾焚燒發電符合“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三原則。
減量化:垃圾焚燒后,一般體積可減少90%以上,重量減輕80%以上。垃圾焚燒后再填埋,可以有效地減少對土地資源的占用。
無害化:高溫焚燒后可消除垃圾中大量有害病菌和有毒物質,可有效地控制二次污染。大量生活垃圾露天焚燒和填埋場自燃向大氣中排放的二噁英,是同量垃圾經過現代化焚燒排放二噁英的幾千倍。來自德國的研究顯示,當垃圾被運往焚燒廠時,二噁英單位含量就已達50納克,生活垃圾經過焚燒后,垃圾中原有二噁英得到分解,向空氣排放的二噁英相當于原有含量的1%。
資源化:垃圾焚燒后產生的熱能可用于發電供熱,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垃圾發電不但能變廢為寶,產出電能,還能節約煤炭資源。上通常認為垃圾的平均低位熱值能達到3000千卡/千克,標準煤的熱值是7000千卡/千克,大約燃燒2.3噸垃圾可節約1噸煤。我國的城市垃圾以生活垃圾為主,含水量較大,熱值只有1000千卡/千克,但即便如此,焚燒7噸垃圾也可節省1噸煤,假使全年城市垃圾的一半用作焚燒,則可省煤2000多萬噸。
(二)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原理
垃圾發電是把各種垃圾收集后,進行分類處理。其中:一是對燃燒值較高的進行高溫焚燒(*消滅病源性生物和腐蝕性有機要物),在高溫焚燒(產生的煙霧經過處理)中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高溫蒸氣,推動渦輪機轉動,使發電機產生電能。二是對不能燃燒的有機物進行發酵、厭氧處理,zui后干燥脫硫,產生一種氣體叫甲烷(沼氣),再經燃燒把熱能轉化為蒸氣,推動渦輪機轉動,帶動發電機產生電能。
垃圾由運輸車運至焚燒廠,經地磅稱重后,開至卸料門,卸到垃圾池。垃圾吊車將垃圾送入給料斗,并送入爐內,在焚燒爐內燃燒。送風機的入口與垃圾池連通,可將垃圾的臭味送入燃燒溫度約850~1100℃的焚燒爐內進行熱分解,變為無臭氣體。
垃圾經過干燥、燃燒和燃燼三個階段,垃圾在850~1100度的高溫下充分燃燒。通過DCS自動控制系統和自動燃燒控制系統能夠即時監控和調整爐內垃圾的燃燒工況,及時調節爐排運行速度和燃燒空氣量。燃燒的火焰及垃圾焚燒產生的高溫煙氣,經自然循環鍋爐,產生高溫蒸汽,為汽輪發電機組提供汽源。
(三)垃圾焚燒發電處理工藝
垃圾焚燒發電主體裝置主要技術包括機械爐排焚燒爐、流化床焚燒爐、回轉式焚燒爐、CAO式焚燒爐、脈沖拋式焚燒爐等五類技術,具體介紹如下:
1.機械爐排焚燒爐
工作原理:垃圾通過進料斗進入傾斜向下的爐排(爐排分為干燥區、燃燒區、燃盡區),由于爐排之間的交錯運動,將垃圾向下方推動,使垃圾依次通過爐排上的各個區域(垃圾由一個區進入到另一區時,起到一個大翻身的作用),直至燃盡排出爐膛。燃燒空氣從爐排下部進入并與垃圾混合;高溫煙氣通過鍋爐的受熱面產生熱蒸汽,同時煙氣也得到冷卻,zui后煙氣經煙氣處理裝置處理后排出。
特點:爐排爐生活垃圾焚燒技術運行穩定,對垃圾的*處理能力強,適于連續運行,經優化的煙氣處理技術后排放達標。但是爐排的材質要求和加工精度要求高,要求爐排與爐排之間的接觸面相當光滑、排與排之間的間隙相當小。另外機械結構復雜,損壞率高,維護量大。
2.流化床焚燒爐
工作原理:爐體是由多孔分布板組成,在爐膛內加入大量的石英砂,將石英砂加熱到600℃以上,并在爐底鼓入200℃以上的熱風,使熱砂沸騰起來,再投入垃圾。垃圾同熱砂一起沸騰,垃圾很快被干燥、著火、燃燒。未燃盡的垃圾比重較輕,繼續沸騰燃燒,燃盡的垃圾比重較大,落到爐底,經過水冷后,用分選設備將粗渣、細渣送到廠外,少量的中等爐渣和石英砂通過提升設備送回到爐中繼續使用。
特點:流化床燃燒充分,爐內燃燒控制較好,但煙氣中灰塵量大,操作復雜,運行費用較高,對燃料粒度均勻性要求較高,需大功率的破碎裝置,石英砂對設備磨損嚴重,設備維護量大。易產生結焦,系統連續運行能力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