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海洋中的PM2.5”——微塑料
近日,中國大洋第45航次科考隊在東太平洋海域開展拖網采樣作業,對海洋新興污染物——微塑料進行斷面監測。
自2016年起,我國就開始了這項監測,今年將監測范圍擴大至大洋和極地領域。這種細小的、肉眼往往難以看見的污染物來自哪里?又將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本報記者隨船一探究竟。海洋微塑料從何而來
早在上世紀70年代,人類對于海洋微塑料的研究已經展開。直到2004年,英國科研人員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關于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提出微塑料概念——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并形象地稱之為“海洋中的PM2.5”。
本航次科學家、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學與環境監測技術實驗室主任林輝對記者說:“環境中的微塑料往往肉眼難以看見。研究顯示,有的是大型塑料垃圾經過物理、化學或者生物的層層分解,由大變小,由小變微,從而形成了環境中的微塑料;有的來源于洗滌劑、護膚品中的微塑料顆粒,以及工業原料中的微塑料顆粒和樹脂顆粒。海洋中的微塑料主要有聚氨酯、聚苯乙烯、透明塑料、有色塑料、玻璃纖維等,數量和種類繁多。”
zui終,不同來源的微塑料進入海洋,或懸浮在海水中,或沉積到海底融入沉積物中。
據lianheguo環境規劃署2006年的一份報告估算,每平方公里的海洋表面漂浮的塑料垃圾平均為1.8萬件。在污染集中的海區,該數字可達到38萬件。另有數據顯示,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近40年增加了上百倍。可見數量巨大,且顯現逐年增多的趨勢。尤其是在太平洋、大西洋中,面積巨大的垃圾帶讓人們開始意識到,微塑料垃圾可能已在海洋中普遍存在。
“目前,盡管海洋中的微塑料總量尚無準確的統計數據,但它廣泛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研究表明,微塑料在海水、沉積物、海灘、生物介質內均有存在,從近海到大洋、從表層到深海,甚至在南北極均有發現。”林輝說。
污染危害不容忽視
也許很難想象,一個微不足道的塑料瓶或塑料袋會成為海洋生物的致命“兇器”。塑料制品一旦被海鳥、魚類等生物攝入,是無法被消化的,極易導致海洋生物死亡。這樣的案例并不鮮見。
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日漸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2014年召開的首屆lianheguo環境大會上,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污染被列為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之一。
2015年第二屆lianheguo環境大會上,微塑料污染被列入環境與生態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二大科學問題,并成為與氣候變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環境問題。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也開始擔心,除了破壞海洋環境,海洋微塑料一旦進入食物鏈,將會嚴重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持續發展,甚至威脅到人類的食品安全和公眾健康。
“海洋微塑料既是海洋污染物質的來源,又是有毒污染物質的傳播載體。懸浮在水體中的微塑料表面還可以吸附一些有機物,更容易被浮游動物、貝類、魚類、海鳥、哺乳動物等海洋生物吞食,從而影響它們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塑料中含有的少量有毒添加劑進入海洋生物體內后,可以沿著食物鏈傳遞,zui終危害人類健康。”林輝說。
專家表示,微塑料問題近年來才被廣泛關注,人們對它的研究相對較少,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確定性。盡管對其的風險評估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海洋微塑料給海洋生態安全帶來的隱患不容忽視。
防治難題依舊待解
面對日益嚴峻的形勢,各國紛紛采取措施,希望喚起公眾對微塑料垃圾危害的認識,從源頭上阻止微塑料垃圾的產生。例如,美國政府已宣布禁止在化妝品和洗護用品中使用微塑料,成為*個宣布此項禁令的國家。
科學家們試圖研制和完善各種可生物降解塑料,但效果并不明顯。專家介紹說,這些所謂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尚不能被*降解,而且降解的程度和所需時間與周圍環境有著直接關系,在短時間內還不能*取代普通塑料。
不僅如此,截至目前,國內外尚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針對海洋中已經存在的微塑料污染的治理方法。科學家們呼吁,世界各國應一道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并減少使用塑料制品,以降低塑料垃圾對海洋的污染。
“鑒于微塑料污染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潛在危險和不確定性,開展海洋微塑料研究,查明微塑料污染對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危害機制,全面認識微塑料在海洋中的污染現狀,將有助于幫助人類尋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管控防治之道。”林輝說。
有關專家表示,目前階段要預防微塑料污染,主要是加強社會對塑料危害性的認識,加大對塑料廢品的回收利用和集中處理,強化塑料制品在生產、運輸、加工過程中的監管,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范圍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