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知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高血脂癥動物模型,心血管疾病動物模型,缺血性心臟病動物模型 |
聯系電話
上海申知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高血脂癥動物模型,心血管疾病動物模型,缺血性心臟病動物模型 |
聯系電話
2018-10-12 閱讀(1953)
1 自體血血栓注入法(autologous blood emboli)
(1)復制方法 大鼠,體重為280~300g,雌雄不拘。準備一個PE-50導管(外徑0.3mm,內徑0.2mm)經一軟管接微量加樣器,手術前充滿凝血酶(1×1000000U/L)。經腹腔注射戊丨巴丨比丨妥丨鈉(按50~60mg/kg體重的劑量)或水合氯醛(按350~400mg/kg體重的劑量)麻醉后使動物仰臥位固定于手術臺上,剃除頸部毛發,手術區域消毒。取頸部正中切口,鈍性分離頸部肌肉,游離出雙側頸總動脈(OCA)、左側頸外動脈(ECA)。分離、結扎并離斷左側ECA分支,在頸動脈分叉遠端7~10mm處用5-0尼龍線將ECA結扎并離斷,留取遠端線頭下拉,使其與頸內動脈(ICA)接近一直線。分離左側 ICA,輕輕剝離迷走神經,至鼓骨下緣可見ICA惟一顱外分支翼腭動脈,結扎該動脈,使ICA成為CCA顱外惟一保留動脈。用微動脈夾夾閉ICA及OCA,用尼龍線在ECA起始處打一松結,在ECA上距頸動脈分叉約3mm處剪一小口,從此小口將導管插入ECA管腔,并進入ICA,將ECA起始處的尼龍線扎緊以防導管移動及出血。移走ICA上的微動脈夾,繼續插入導管約10mm,此時,導管前端距MCA起始部2~3mm。抽取約10μl動脈血進入導管,停留約10min以形成栓子,暫時用微動脈夾夾閉對側CCA以降低腦血流,然后將導管中的栓子連同約10U凝血酶緩慢注入ICA。5min后移走右側CCA上的微動脈夾;10min后拔出導管,結扎ECA近端;15min后移走左側OCA上的微動脈夾,縫合皮膚。單籠飼養。還可參照腦卒中章節中局灶性腦缺血動物模型中的血栓法注入多個血栓栓子。
(2)檢測指標
1)行為障礙評分 于注射栓子后3、6、12h觀察動物行為障礙的程度并進行評分,將行為障礙分為5級:無行為障礙,0分;左側Homer征陽性,1分;右側前肢屈曲,2分;爬行時向右側劃大圈,3分;爬行時向右側劃小圈,4分。
2)大腦動脈環檢查 在手術后12h將存活動物斷頭,取出腦組織,在手術顯微鏡下觀察大腦動脈環及其分支有無栓塞表現。
3)腦梗死體積測定 將腦組織置于-22℃冰箱快速冷凍15min后,由前向后每隔2mm切取組織片7片,置2%紅四氮唑(TTC)溶液中37℃孵育30min,不顯色部分即為梗死組織。將組織片置入4%甲醛溶液中固定3~5h,在手術顯微鏡下將每片組織照相,經圖像分析系統測量各層面面積、梗死面積、結合切片間距計算相應體積(mm3),并計算梗死體積占對側大腦半球體積的百分比。
4)病理檢查 將腦組織置于4%甲醛溶液固定72h,常規石蠟切片,HE染色,光鏡下觀察腦病理形態及MCA起始部栓子的構成。
(3)模型特點 動物在術后12h之內有死亡發生,死亡率為10%~15%。模型成功率約為總手術動物的60%。手術顯微鏡下觀察大腦動脈環可看到栓子位于MCA起始處,腦梗死體積面積占對側大腦半球體積的百分比的45%左右。光鏡下可見尾狀核、殼核、丘腦前部及外側部、海馬和額頂葉皮質表現為缺血性病變,神經元腫脹、壞死,組織間隙水腫。大腦中動脈起始部栓子主要成分是纖維蛋白、血小板、白細胞和紅細胞。
(4)比較醫學 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實驗動物模型與其他類型的腦梗死模型不同,要求腦梗死是由血栓栓子阻塞腦動脈所致。應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損傷頸內動脈可形成血栓,但大鼠腦動脈側支循環豐富,僅栓塞頸內動脈很難形成的缺血灶。應用化學法直接刺激大鼠大腦中動脈形成的血栓模型需要開顱,破壞了顱內結構的完整性,影響了其實用價值。光化學方法誘導的血栓富含血小板而缺乏纖維蛋白,難以被溶栓藥物溶解,因而不宜用來做溶栓治療的實驗。該模型具有以下優點:①直接插管至MCA起始部誘導血栓形成,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穩定。②由凝血酶誘導血栓形成,更接近于臨床腦梗死的病理特點,血栓的組成成分與頸總動脈硬化斑塊相似。③對溶栓治療有良好的反應性。
手術失敗可分為三種情況:①出現蛛網膜下腔出血,占手術組的3%左右,由插管時損傷顱內動脈造成。②手術同側甚至對側大面積梗死,大鼠在12h內死亡,占10%左右,考慮可能是由于形成了多個栓子而造成多發性梗死。③未形成梗死灶或僅有小灶性梗死,占26.7%,可能的原因是凝血酶擴散,被血液稀釋,未能形成栓塞;或形成的栓子自溶,其碎片繼續隨血流移動,阻塞較小的動脈;或形成的栓子未到達位置,大腦中動脈仍可得到來自大腦前動脈的供血。
總體說來,此模型操作簡便,缺血效果可靠,梗死部位恒定,較接近人類腦血栓形成的臨床特點,適用于評價溶栓治療效果的實驗研究。
2 光化學法(photochemistry)
參見局灶性腦缺血動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