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青島尚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浙江杭州: 智能分類破解垃圾圍城困局
垃圾來自哪一戶居民?分類是否準確?垃圾巡檢員只要輕輕掃一掃垃圾袋上的二維碼,就一目了然。不僅如此,巡檢后的數據還會*時間回傳到數據平臺上,短信告知居民。
破解垃圾困局,杭州越來越多的社區如今已經開始了“智能分類”。
杭州是*批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在垃圾分類實名制、實戶制、垃圾不落地等創新舉措的基礎上,杭州推進垃圾“智能分類”、深化“定時定點”等做法,通過“效率+服務”模式切實破解“垃圾圍城”困局。
據了解,杭州市推行“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外露、沿途不滲漏”的清潔直運模式始于2009年。8年來,垃圾清潔直運已覆蓋杭州市主城區并延伸至余杭區、蕭山區。截至2016年底,杭州共開通垃圾清潔直運線路416條,設置桶車直運點9308個,日服務市民超700萬人次,主城區生活垃圾桶車直運比例從zui初的不足5%上升至80%。
從2010年起,杭州正式開展新一輪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智能分類”,在127個小區開展運用二維碼、物聯網等科技手段的“智慧垃圾分類”試點,實現垃圾投放有源可溯;深化“定時定點”,在218個分類小區開展試點,強化分類投放環節的監督管理;試點“互聯網+清運作業網”的“兩網融合”上門回收,余杭區、江干區部分小區引入第三方服務企業,運用互聯網手段上門回收低價值物品,在便民利民的同時促進源頭分類減量。
“每戶人家都有一張垃圾分類智能卡。掃過二維碼后,后臺就有記錄,能知道是哪戶家庭在進行使用。同時,后臺會統計積分,積分到一定程度可以換取服務。”上城區水澄橋社區副主任胡燕燕介紹,通過掃二維碼,每戶人家每個月可以領到一綠一黃2卷垃圾袋,居民拿著垃圾袋上的二維碼到分類箱上的掃描區域掃一下,對應的垃圾箱就會開啟。
要創新,更要落實。運用市場化機制,杭州積極引導全民參與垃圾分類。下城區和樂苑小區自2011年實行“定時定點”收集垃圾制度以來,垃圾分類專管員和“武林大媽”同時上陣,小區垃圾不落地的分類投放準確率達到95%以上,成為杭州*垃圾分類示范小區。西湖區綠洲灣小區共有7名志愿者,每周輪班、每天上下午巡查、統計每家每戶的垃圾分類情況是他們的日常工作。在他們的帶動下,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逐年提高,從受約束逐漸變成習慣。
據統計,2016年,杭州市累計開展垃圾分類的小區有1927個,參與的家庭有115.77萬戶,生活垃圾產生量比上年同期增長不到2%。zui近,杭州還公布了小區垃圾分類“紅黑榜”,對垃圾分類落實得好的示范小區和推進困難的小區進行了公示。
前期分類到位了,如何提升后續處置,避免“中期運輸不分類,后期處理‘一鍋燴’”現象?
去年下半年,杭州市在原有清潔直運模式的基礎上,實施以“綠桶綠車、黃桶黃車”為基本標志的標準化分類清運系統,破解分類垃圾“一鍋運”難題。同時,全面推進垃圾清運市場化,加強分類清運的日常監管力度,提升清運服務質量。在垃圾清運集置點,公示收運時間、收運頻次、收運車輛、責任人、投訴等信息,接受市民監督。
杭州市*委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杭州將建立責任傳遞機制,力爭實現2017年全市人均日生活垃圾產生量零增長。比如,落實小區垃圾分類責任人、垃圾分類專管員和片區執法隊員,充分發揮樓道長和志愿者的作用,強化現場監管、指導,實行垃圾分類小區達標考核和示范小區摘牌機制;引入資源回收規范收運資源化處置,深化農貿市場生鮮垃圾就地(就近)處置,推進農村垃圾分類后的廚余垃圾不出村(鎮),就地資源化處理等。
責任編輯:于暢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