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巨人”進化史|近紅外技術在農產品分析中的應用始于20世紀初
1
1800年
英國物理學家赫歇耳(F.W.Herschel,1739-1822)在進行太陽光譜可見區紅外部分能量測量中發現了近紅外光譜。
2
1840年
Herschel的兒子John Herschel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第一次測量到近紅外的吸收譜帶。
3
19世紀中
在經典定量、定性分析方面已經得到一定的發展,但是當時無論是理論水平還是技術水平都較低,很難將近紅外譜區的有效信息提取出來。
4
20世紀初
美國的Norris等人從農業分析領域中開始了用近紅外譜區分析農產品的工作。
5
20世紀中
儀器分析界的有關專家,尤其是光譜分析領域方面的專家開始重視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范圍。從此,在多方合作和探討的前提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開始應用化學計量學中的多元校正等方法,再加上現代光學、計算機數據處理技術的引入,使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開始快速發展,逐漸形成了現在被大家廣泛應用的現代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
6
1987年
挪威召開了第1屆近紅外光譜分析國際會議;經大會探討推廣后,近紅外光譜的應用領域變得更加廣泛。
7
20世紀90年代
國際分析界應用近紅外光譜進行分析的高峰期,我國開始了近紅外光譜儀器的研制。
8
近年來
近紅外光譜技術已成為農產品尤其是小麥和面粉加工行業重要的工具。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已成為分析化學領域迅猛發展的高新分析技術,在分析化學領域被譽為分析“巨人",它的出現可以說帶來了又一次分析技術的革命。
迅杰光遠自主研發的IAS-5100便攜式糧油作物分析儀能夠對各種農產品進行精準分析,如大米、小麥、玉米、大豆、芝麻、花生、油菜籽、高粱、大麥和亞麻籽等,分析指標包括但不限于水分、蛋白質、油脂、直鏈淀粉、食味值、灰分、濕面筋、脂肪、淀粉、油酸、酸價、濕基含油等。這款儀器具備靈活的使用場景,如收購現場、車載、田間地頭等,適用于各種環境。
小巧便攜,隨走隨測
IAS-5100便攜式近紅外光譜儀設計小巧輕便,用戶可隨走隨用,攜帶至現場、糧倉和原料進料區進行快速分析,大大節約時間成本。
簡潔易懂,一鍵輸出多項指標
儀器界面采用人性化設計,簡潔易懂,一鍵開啟檢測。在短時間內水分、蛋白質、脂肪、淀粉等指標數據便可全部顯示在界面上,即使是新手也可以迅速上手操作。
檢測高效,操作便捷
檢測前無需復雜的預處理,且不涉及任何化學試劑。擁有漫反射側照混樣裝置,將顆粒樣品分析精度提高3倍,分析結果更準確、更高效、更全面。
維護成本低,性價比高
大尺寸樣品池,取樣更具代表性,維護簡單;長壽命鹵鎢燈光源,耐用、維護成本低。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農產品檢測中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具備高效、準確、可靠和非破壞性的特點。通過近紅外光譜技術,我們可以獲取其成分信息,進而評估其品質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工檢測的時間和成本。未來,迅杰光遠將繼續激發創新活力,加大研發創新支持和投入力度,為農產品檢測提供有力支持,為其質量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