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技術在國內外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泄漏檢測與修復(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簡稱LDAR)是目前上通用的一種無組織VOCs控制技術,可廣泛應用于石化等行業中系統泄漏環節的VOCs減排。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就開始通過實施LDAR控制VOCs排放,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并且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21世紀以來,為有效控制我國工業源污染排放,LDAR技術被引進中國,并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和應用。文章通過對國內外LDAR技術實施情況及相關標準、政策的調研分析,旨在總結我國LDAR的應用現狀、存在問題并提出相關改善建議。
LDAR技術簡介
LDAR的定義及實施目標
LDAR是一項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物料泄漏進行控制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履行相關標準的重復性工作。該技術采用固定或移動檢測儀器,定量或定性檢測生產裝置中易產生VOCs泄漏的密封點,并修復超過一定濃度的泄漏點,從而控制物料泄漏損失,達到減少環境污染的目標。通常,被檢測的密封點包括泵、壓縮機、攪拌器、閥門、泄壓設備、取樣連接系統、開口閥或開口管線、法蘭、連接件等。就一家企業而言,雖然單個密封點的泄漏很微量,但整個生產線的所有密封點可以產生巨大的排放。據美國*估算,設備泄漏產生的VOCs排放量約占煉油廠原油加工量的0.01%。歐盟多家煉油廠采用紅外遙感技術測量的烴類排放均值約為原油加工量的0. 12%,其中煉油裝置泄漏的 VOCs排放占全廠VOCs無組織排放總量的 20%~30%。
LADR的實施程序
現行的 LDAR工作模式由美國EPA 建立,其標準方法稱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泄漏測定方法》。該方法不但規定了執行LDAR操作需遵守的協議,同時還規定了用于 VOCs 泄漏檢測的系統和技術。總體上講,LDAR常見的檢測技術主要分為常規檢測和非常規檢測兩大類。常規檢測是指采用火焰離子檢測器、紅外吸收檢測器、光離子檢測器等儀器直接檢測設備密封點的逸散濃度;非常規檢測是指采用光學檢測儀(紅外熱成像儀、傅里葉紅外成像光譜儀等)、超聲檢測儀等儀器對設備泄漏情況進行檢測或檢查,可作為常規檢測的輔助手段,發現疑似泄漏點后,應采用常規檢測方法定量確認。典型的LDAR實施程序可概括為5個基本步驟,依次分別為識別、定義、實施、修復以及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