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上海亭衡衡器有限公司資料大小
52.7KB資料圖片
下載次數
94次資料類型
JPG 圖片瀏覽次數
843次為了提高不銹鋼砝碼的耐蝕性及裝飾性,需要對不銹鋼砝碼表面進行拋光。使用的有手工、機械、化學三種拋光和電化學拋光。
不銹鋼砝碼拋光新工藝具體數據:
一、特點
1、拋光效率高,數分鐘內可拋光至鏡面光亮,且拋光深度強,拋光后光澤保持長久不變。
2、拋光液磷酸含量低,成本低,較一般使用的傳統拋光液低30%以上。
3、拋光電流密度小,電壓低,電能消耗較傳統工藝低1倍左右。
4、拋光液穩定容易維護管理。
5、適用18-8類型奧氏體不銹鋼砝碼拋光,也適用鎳基合金拋光。
二、拋光液組成和操作條件
濃磷酸(比重 1.74) 510ml/L 887.4g/L
濃硫酸(比重1.84) 395ml/L 726.8g/L
WB-260添加劑 50ml/L 52.5g/L
水 50ml/L 50g/L
溫度 50–75℃ 建議60–65℃
陽極電流密度,DA 6–1/dm2 建議10–12A/dm2
電壓 5–8 伏
拋光時間 3–5分鐘
陰極材料 鉛或鉛合金
陰極面積∶陽極面積 2–3∶1
三、開槽步驟
WB-260添加劑是一種表面活性劑,在其使用初期電解拋光時會產生大量泡沫,因此拋光液液面與拋光槽頂部之間的距離不應≤15cm。準確計算將欲配制的電解拋光液的體積,再根據拋光液組成將所要加入的拋光液各組分按下列順序加入拋光槽內。
1、注入所需水量。
2、加入所需磷酸量。
3、切記硫酸用水稀釋時會釋放出大量熱量,溶液溫度急劇升高,邊攪拌邊添加,當溫度升至80℃時應停止添加,待溶液冷卻后再進一步添加直至全部加完。
4、加入所需數量WB-260添加劑,邊攪拌邊添加,添加完畢后*攪拌以確保均勻混合。
四、工藝流程
化學除油 → 熱水清洗 → 浸酸(1–2% 硫酸溶液) → 電解拋光 → 三道逆流清洗 → 浸堿(5% 碳酸鈉溶液) → 熱水清洗 → 擦干或烘干
五、槽液維護及補加
1、不銹鋼砝碼在進入拋光槽之前應盡可能將殘留在工件表面的水分除去,因工件夾帶過多水分有可能造成拋光面出現嚴重麻點,局部浸蝕而導致工件報廢。
2、在電解拋光過程中,作為不銹鋼砝碼,其所含的鐵、鉻、鎳元素不斷轉變為金屬離子溶入拋光液內而不在陰極表面沉積。隨著拋光過程的進行,金屬離子濃度不斷增加,當達到一定數值后,這些金屬離子以磷酸鹽和硫酸鹽形式不斷從拋光液內沉淀析出,沉降于拋光槽底部。為此,拋光液必須定期過濾,去除這些固體沉淀物。
3、在拋光槽運行過程中,除磷酸、硫酸不斷消耗外水分因蒸發和電解而損失,此外,高粘度拋光液不斷被工件夾帶損失,拋光液液面不斷下降,需經常往拋光槽補加新鮮拋光液和水。
4、該拋光液在未經拋光前的原始比重為1.68,在拋光槽運行過程中,拋光液的比重應控制在1.68±0.03的范圍內。拋光液比重和粘度過高,說明拋光液含水量不足或硫酸含量偏高磷酸含量偏低;反之,拋光液比重過低,表明拋光液含水量過高。經常用比重計測定拋光液的比重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控制手段。
5、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定期分析拋光液的酸度、磷酸及硫酸的含量。
六、設備要求
電解拋光液通常為礦物酸并在較高的溫度下操作,因此拋光槽、清洗槽、陰極、加熱盤管及排風裝置必須由可耐拋光液腐蝕的材料制造。
1、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環氧玻璃鋼以及內襯上述材料的鋼槽均可用作電解拋光槽。
2、電加熱或蒸汽加熱盤管可選用以下材料:
⑴、聚四氟乙烯盤管:管束式聚四氟乙烯換熱器用于蒸汽加熱。聚四氟乙烯電加熱管用于電加熱。聚四氟乙烯盤管雖高但使用壽命長且電中性。
⑵、純鉛或鉛銻合金盤管:純鉛或鉛銻合金可用作電解拋光蒸汽加熱盤管。為增加盤管使用壽命,在拋光液液面與空氣交界處應另用鉛加厚。
⑶、石英電加熱管。
3、掛具:帶有鈦制掛鉤的外涂塑溶膠的銅掛具的使用壽命長。因本拋光液不含鉻酸,也可用磷青銅作掛鉤。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