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對再生蛋白纖維的研究比較早,1866年英國人E.E.休斯首先成功地從動物膠中制出人造蛋白質纖維。他將動物膠溶于乙酸,在硝酸酯的水溶液中凝固抽絲,然后以亞鐵鹽溶液脫硝,進一步加工得到蛋白質纖維,但未能工業化。在1894年,Vandurasilk在明膠液中加入甲醛進行紡絲,制得明膠纖維。
1904年,TodtenHaupt從牛乳中提煉的酪素進行紡絲,制得酪素纖維。到1935年意大利Snia公司研制成功了可用于紡織的酪素蛋白質纖維,兩年后完成了工業化,建成1200噸/年的生產線,戰后其商品名稱改為Merinova。1938~1939年英國考陶爾茲公司實現了牛奶酪素蛋白纖維的工業化生產,產品投放市場,后停止了生產。1939年美國AtlanticResearchAssociate開始了酪素蛋白纖維工業性研究,1943年產量達5000噸,二戰后停止了生產。
1938年英國ICI公司研制成功花生蛋白纖維,商品名稱為Ardil。花生經榨取油脂后,殘渣物含有50%的蛋白,花生蛋白纖維產品為短纖維,1957年停止了生產。
玉米蛋白纖維于1939年由CornProductsRefining公司首先研制成功,并于1948年由VirginaiCarolinachemical公司開始工業生產。商品名稱Vicara,產品是2.2~7.7dtex毛型短纖維,1957年停止了生產。
大豆中蛋白含量達35%以上,美國和日本均有使用大豆蛋白制取纖維的嘗試。日本昭和產業大豆蛋白纖維曾以“Silkool”商品名稱投放市場。1945年美國大豆蛋白纖維進行過短期生產,福特汽車也曾使用大豆蛋白纖維織物做汽車內裝飾;1938年日本油脂公司開始了大豆蛋白纖維的研究。1942年前后,日本東京工業試驗所在大豆蛋白提取和纖維成形方面做過較為系統的探索。該項研究中,被提取的大豆蛋白沉淀物,經過水洗,壓榨脫水,在潤濕的狀態下使用稀堿性溶液配置紡絲液。
由于受到當時科技水平的限制,上述的幾種再生蛋白纖維,由于各種原因如強度低、物理機械性能差、制造成本高等而難以推向市場。后來,由于石油工業的發展,研究者將新纖維的研究轉向合成纖維,并實現了工業化生產。近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合成纖維對環境會造成污染,原料來源—石油面臨著危機,而天然纖維棉、麻、羊毛、蠶絲等受到種植、養殖面積的限制,不能大量發展。于是從二十世紀年九十代開始,國外對再生蛋白質纖維及蛋白質改性纖維的研制工作又開始重視起來。
蠶絲可以用于制作的服用面料,以其優異的可染性、吸濕性、舒適性,*的風格等世界,久盛不衰。但它也有缺點:光致發黃,折皺恢復性差,抗摩擦力差,染色色牢度差等,接枝共聚是改進這些缺陷的有效方法之一。MAN(methacrylonitrile)基團的引入,改善了光致發黃,增強了染色色牢度[15];Tsukada等曾使用二羥酸對蠶絲進行接枝,改善抗皺性能,減弱了光致發黃,且不影響其抗拉強度;Shiozaki等曾采用環氧化物對蠶絲中的絲素蛋白作用,以改良織物的手感、抗皺性能,加強耐洗、耐磨損性。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