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電壓工程中所用的各種電介質通常稱為絕緣介質(或絕緣材料)。絕緣的作用是將不同電位的導體以及導體與地之間分隔開來,從而保持各自的電位。因此,絕緣是電氣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電介質就其形態而言,可分為氣體電介質、固體電介質和液體電介質。在實際的電氣設備中,絕緣又往往是由各種不同的電介質組合而成,不同的電介質具有不同的電氣特性,其基本電氣特性可以概括為極化特性、電導特性、損耗特性和擊穿特性。表示這些電氣特性的基木參數是相對介電常數εr、電導率γ、介質損耗角正切tanδ和擊穿場強Eb。
1.1 電介質的極化
1.1.1 電介質的極化現象和相對介電常數
在外加電場作用下,電介質中的正、負電荷將沿著電場方向做有限的位移或者轉向,形成電偶極矩,這種現象稱為電介質的極化。
如圖1-1(a)所示的平行板電容器,當兩極板之間為真空時,在極板間施加直流電壓U,這時兩極板上則分別充有正、負荷,其電荷量為
Q0=C0U (1-1)
式中:C0為真空電容器的電容量。
然后在此極板間填充上其他電介質,這時在外加的直流電場作用下,電介質中的正、負電荷將沿電場方向做有限的位移或轉向,從而使電介質表面出現與極板電荷相反極性的束縛電荷,即電介質發生了極化,如圖1-1(b)所示。由于外施的直流電壓U不變,所以為保持極板間的電場強度不變,這時必須再從電源轉移一部分電荷Q?到極板上,以平衡束縛電荷的作用。由此可見,由于極板間電介質的加入,致使極板上的電荷量從Q0增加到Q,即
Q=Q0+Q?=CU
式中:C為加入電介質后兩極板間的電容量。
顯然,這時的電容量C比兩極板間為真空時的電容量C0增大了。C與C0的比值稱為該電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εr,,即
式中:ε為填充介質的介電常數;ε0為真空的介電常數,ε0=8.85×10-12F/m。
工程上一般采用相對介電常數,電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εr越大,電介質的極化特性越強,由其構成的電容器的電容量也越大,所以εr是表示電介質極化強度的一個物理參數。
真空的相對介質常數εr=1,各種氣體電介質的εr都接近于1,而固體、液體電介質的εr一般為2~10。幾種常用電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列于表1-1。
表1-1 常用電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和電阻率
材料 | 名稱 | 介電系數εr (工頻(50HZ),20℃) | 體積電阻率ρv (Ω·m) | |
氣體介質(標準大氣條件) | 空 氣 | 1.00058 | ||
液 體 介 質 | 弱極性 | 變壓器油 硅有機油 | 2.2 2.2~2.8 | 1010~1013 1012~1013 |
極性 | 蓖麻油 氯化聯苯 | 4.5 4.6~5.2 | 1010~1011 108~1010 | |
強極性 | 酒精 蒸餾水 | 33 81 | 104~105 103~104 | |
固 體 介 質 | 中性或弱極性 | 石 蠟 聚苯乙烯 聚四氟乙烯松 香 瀝 青 | 2.0~2.5 2.5~2.6 2.0~2.2 2.5~2.6 2.5~3.0 | 1014 1015~1016 1015~1016 1013~1014 1013~1014 |
極性 | 纖維素 膠 木 聚氯乙烯 | 6.5 4.5 3.0~3.5 | 1014 1011~1012 1013~1014 | |
離子性 | 云 母 電 瓷 | 5~7 5.5~6.5 | 1013~1014 1012~1013 |
電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εr在工程上具有重要的實用意義,舉例如下:
(1)在制造電容器時,應選擇適當的電介質。為了追求體積一定、電容量較大的電容器,應選擇εr較大的電介質。
(2)在設計某些絕緣結構時,為了減小通過絕緣的電容電流及由極化引起的發熱損耗,這時則不宜選擇εr太大的電介質。
(3)在交流和沖擊電壓作用下,多層串聯電介質中的電場分布與εr成反比。這是因為在多層串聯介質中,電位移連續D1=D2,即ε0εr1E1=ε0εr2E2,所以E1/ E2=εr2/εr1,即電場分布與εr成反比。因此,可利用不同εr的電介質的組合來改善絕緣中的電場分布,使之盡可能趨于均勻,以充分利用電介質的絕緣強度,優化絕緣結構。比如,在電纜絕緣中,由于電場沿徑向分布不均勻,靠近電纜芯線處的電場強,遠離芯線處的電場較弱,因此,應使內層絕緣的εr大于外層絕緣的εr,這樣就可以使電纜芯線周圍絕緣中的電場分布趨于均勻。
1.1.2極化的基本形式
電介質的物質結構不同,其極化形式亦不同。下面介紹電介質極化的幾種基本形式。
1.電子式極化
組成一切電介質的基本粒子不外乎是原子、分子或離子。而原子則是由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和圍繞核旋轉的電子形成的所謂“電子云”構成。當不存在外加電場時,圍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云的負電荷作用中心與原了核所帶正電荷的作用中心相重合,如圖1-2所示。由于其正、負電荷量相等,故此時電偶極矩為零,對外不顯示電極性。當外加一電場E,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電子的軌道將相對于原子核產生位移,使原子中正、負電荷的作用中心不再重合,形成電偶極矩。這個過程主要是由電了在電場作用下的位移所造成,故稱為電子式極化。
電子式極化的特點:
(1)電子式極化存在于所有電介質中。
(2)由于電子異常輕小,因此電子式極化所需時間極短,約為10-15s,其極化響應速度最快,通常相當于紫外線的頻率范圍。這種極化在各種頻率的交變電場中均能發生,故εr不隨頻率而變化;同時溫度對其的影響也極小。
(3)電子式極化具有彈性。在去掉外電場作用時,依靠正負電荷之間的吸引力,其正、負電荷的作用中心即刻重合而恢復成中性。
(4)由于電子式極化消耗的能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稱為“無損極化”。
2.離子式極化
在離子式結構的電介質中,無外加電場作用時,由于正、負離子雜亂無章的排列,正負電荷的作用相互抵消,對外不呈現電極性。當有外電場作用時,則除了促使各個離子內部產生電子式極化之外,還將產生正、負離子的相對位移,使正、負離子按照電場的方向進行有序排列,形成極化,這種極化稱為離子式極化,如圖1-3所示。
形成離子式極化的時間也很短,約為10-13s,其極化響應速度通常在紅外線頻率范圍,也可在所有頻率范圍內發生;極化也是彈性的;消耗的能量亦可忽略不計,因此離子式極化也屬于無損極化。
3. 偶極子式極化
在極性分子結構的電介質中,即使沒有外加電場的作用,由于分子中正、負電荷的作用中心已不重合,就其單個分子而言,已具有偶極矩,因此這種極性分子也叫偶極子。但由于分子不規則的熱運動,使各極性分子偶極矩的排列沒有秩序,從宏觀而言,對外并不呈現電極性。當有外電場作用時,偶極子受到電場力的作用而轉向電場的方向,因此,這種極化被稱為偶極子式極化,或轉向極化,如圖1-4所示。
由于偶極子的結構尺寸遠較電子或離子大,當轉向時需要克服分子間的吸引力而消耗能量,因此偶極子式極化屬于有損極化;極化時間較長,為10-6~10-2s,通常認為其極化響應速度在微波范圍以下。所以,在頻率不高,甚至在工頻交變電場中,偶極子式極化的完成都有可能跟不上電場的變化,因此,極性電介質的εr會隨電源的頻率而改變,頻率增加,εr減小,如圖1-5所示。
溫度對極性電介質的εr也有很大影響,其關系較為復雜。如圖1-6所示,當溫度升高時,由于分子間的聯系力削弱,使極化加強;但同時由于分子的熱運動加劇,又不利于偶極子沿電場方向進行有序排列,從而使極化減弱。所以極性電介質的εr最初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當溫度的升高使分子的熱運動比較強烈時,εr又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順便指出,人們使用微波爐加熱食品就是通過食品中的水分子產生偶極子式極化吸收微波能量來實現的。
4.空間電荷極化
空間電荷極化一般進行得比較緩慢,且需要消耗能量,屬于有損極化。在電場頻率較低的交變電場中容易發生這種極化;而在高頻電場中,由于帶電質點來不及移動,這種極化難以發生。
5. 夾層極化
夾層極化是在多層電介質組成的復合絕緣中產生的一種特殊的空間電荷極化。在高電壓工程中,許多設備的絕緣都是采用這種復合絕緣,如電纜、電容器、電機和變壓器繞組等.在兩層介質之間常夾有油層、膠層等形成多層介質結構。對于不均勻的或含有雜質的介質,或者受潮的介質,事實上也可以等價為這種夾層介質來看待。
夾層介質在電場作用下的極化稱為夾層極化。夾層極化的發生是由于各層電介質的介電常數與其電導率比值的不同所致,當加上直流電壓后各層間的電場分布,將會出現從加壓瞬時技介電常數成反比分布,逐漸過渡到穩態時的按電導率成反比分布,由此在各層電介質中出現了一個電壓重新分配的過程,最終導致在各層介質的交界面上出現宏觀上的空間電荷堆積,形成所謂的夾層極化。其極化過程特別緩慢,所需時間由幾秒到幾十分鐘,甚至更長,且極化過程伴隨有較大的能量損耗,所以也屬于有損極化。
以雙層介質為例,詳細說明夾層極化的形成過程。圖1-7(a)為雙層介質的示意圖。圖1-7(b)為雙層介質的等效電路,C1、C2分別為介質Ⅰ和Ⅱ的電容,G1、G2分別為其電導。當閉合開關S突然加上直流電壓U的初瞬(t→0時),電壓由零很快上升到U,電導幾乎相當于開路,這時兩層介質上的電壓按電容成反比分布,即
在t→∞時,電容相當于開路,電流全部從電導中流過,這時兩層介質上的電壓則按電導成反比分布,即
如果是均勻的單一介質,即C1=C2,G1=G2,則會所以 也就是說,對均勻介質來說,加上電壓后不存在電荷重新分配的過程。
一般來說,,所以,這就是說,在兩層介質之間有一個電壓重新分配的過程。例如,設C1>C2,G1<G2,則在t→0時,U1<U2;而在t→∞時,U1>U2。這樣,在t>0后,隨著時間t的增大,U2逐漸下降,而U1逐漸升高(因為U1+U2=U,U為電源電壓,是一定值)。在這種電壓重新分配過程中,C2上初瞬時獲得的部分電荷將通過電導G2放掉。為了保持介質上所加的電壓仍為電源電壓,所以C1必須通過G2從電源再吸收一部分電荷,這部分電荷稱為吸收電荷。這就是夾層介質的分界面上電荷的重新分配過程,即夾層極化過程。應該指出,多層介質的吸收電荷的過程進行得非常緩慢,其時間常數為
由于介質的電導很小,所以時間常數τ很大。當絕緣受潮或劣化時,電導增大,τ就會大大下降。利用這一特點,人們采用一種稱為吸收比測量的試驗來檢驗絕緣是否受潮或嚴重劣化(將在1.2節和5.1節中具體介紹)。
1.2電介質的電導
1.2.1 吸收現象
如圖1-8(a)所示,當S2處于斷開狀態,合上S1直流電壓U加在固體電介質時,通過介質中的電流將隨時間而衰減,最終達到某一穩定值,其電流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1-8(b)所示,這種現象稱為吸收現象。
吸收現象是由電介質的極化所引起,無損極化產生電流ic,有損極化產生電流ia,如圖1-8(b)所示。顯然,無損極化迅速完成,所以ic即刻衰減到零;而有損極化完成的時間較長,所以ia較為緩慢地衰減到零,這部分電流稱為吸收電流。不隨時間變化的穩定電流Ig稱為電介質的電導電流或泄漏電流。因此,通過電介質的電流由三部分組成,即
i=ic+ia+Ig (1-7)
尚須指出,吸收電流是可逆的,即在圖1-8(a)的電路中,如斷開S1,除去外加電壓,并將S2閉合上,使電介質兩側的極板短路,這時會有與吸收電流變化規律相同的電流一i反向流過,如圖1-8(b)所示。
根據上述分析,可畫出電介質的三支路并聯等效電路,如圖1-9所示。圖中含有電阻R的支路代表電導電流支路,含有電容C的支路代表無圍極化引起的瞬時充電電流支路,而電阻r和電容?C串聯的支路則代表有損極化引起的吸收電流支路。
吸收現象在絕緣試驗中對判斷絕緣介質是否受潮很有用。因為當絕緣受潮時,其電導大大增加,電導電流Ig也大大增加,而吸收電流ia的變化相對較小,且通過r很快衰減。據此,工程上通過測量加上直流電壓后t=15s和==60s時流過絕緣介質的電流I之比來反映吸收現象的強弱,此比值即為介質的吸收比 K,其表達式為
對良好的絕緣,一般K≥1.3,當絕緣受潮或劣化時K值變小。此外,在對吸收現象較顯著的絕緣試驗中,如電纜、電容器等設備,要特別注意出吸收電流聚積起來的所謂“吸收電荷”對人身和設備安全的威脅。
1.2.2 電介質的電導率
理想的絕緣應該是不導電的,但實際上絕對不導電的介質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絕緣材料都存在極弱的導電性,表示電導特性的物理量是電導率γ,它的倒數是電阻率ρ。電工絕緣材料的ρ一般為108~1020Ω·m;導體的ρ為10-8~10-4Ω·m;介乎二者之間的為半導體,半導體的ρ為10-3~107Ω·m。可見絕緣與導體只是相對而言,二者之間并無確切的界線。而是人為的劃分。幾種常用介質的電阻率列于表1-1。
需要指出,電介質的電導與金屬的電導有著本質的區別。氣體電介質的電導是由于游離出來的電子、正離子和負離子等在電場作用下移動而造成的;液體和固體電介質的電導是由于這些介質中所含雜質分子的化學分解或熱離解形成的帶電質點(主要是正、負離子)沿電場方向移動而造成的。因此,電介質的電導主要是離子式電導。金屬的電導是金屬導體中自由電子在電場作用下的定向流動所造成。所以,金屬的電導是電子式電導。此外,電介質的電導隨溫度的升高近似于指數規律增加,或者說其電阻率隨溫度的上升而下降,這恰恰與金屬導電的情況相反。這是因為,當溫度升高時,電介質中導電的離子數將因熱離解而增加;同時,溫度升高,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減小及離子的熱運動改變了原有受束縛的狀態,從而有利于離子的遷移,所以使電介質的電導率增加。電介質的電導率γ與溫度T之間的關系式為
式中:A、B為常數;T為絕對溫度。
在實際測試絕緣的電導特性時,通常用電阻來表示,稱為絕緣電阻。由于介質中的吸收現象,在外加直流電壓U作用下,介質中流過的電流i是隨時間而衰減的,因此,介質的電阻則隨時間增加,最后達到某一穩定值。人們將電流達到穩定的泄漏電流Ig時的電阻值作為電介質的絕緣電阻。一般情況下,加在絕緣上的直流電壓大約經過60s,泄漏電流即可達到穩定值,因此常用R60s的值作為穩態絕緣電阻值R∞。固體電介質的泄漏電流,除了通過介質本身體積的泄漏電流Iv外,還包含有沿金質表面的泄漏電流Is,即I=Iv+Is。因此,所測介質的絕緣電阻R實際上是體積電阻Rv和表面電阻Rs相并聯的等效電阻,即
由于介質的表面電阻取決于表面吸附的水分和臟污,受外界條件的影響較大,因此,為消除或減小介質表面狀況對所測絕緣電阻的影響,一般應在測試之前首先對介質表面進行清潔處理,并在測量接線上采取一定的措施(將在5.2節中具體介紹),以減小表面泄漏電流對測量的影響。
電介質的電導在工程實際中的意義:
(1)在絕緣預防性試驗巾,通過測量絕緣電阻和泄漏電流來反映絕緣的電導特性,以判斷絕緣是否受潮或存在其他劣化現象。在測試過程中應消除或減小表面電導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同時還要注意測量時的溫度。
(2)對于串聯的多層電介質的絕緣結構,在直流電壓下的穩態電壓分布與各層介質的電導成反比。因此設計用于直流的設備絕緣時,要注意所用電介質的電導率的合理搭配,達到均衡電壓分布的效果,以便盡可能使材料得到合理使用。同時,電介質的電導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這對正確使用和分析絕緣狀況有指導意義。
(3)表面電阻對絕緣電阻的影響使人們注意到如何合理地利用表面電阻。如果要減小表面泄漏電流,應設法提高表面電阻,如對表面進行清潔、干燥處理或涂敷憎水性涂料等;如果要減小某部分的電場強度,則需減小表面電阻,如在高壓套管法蘭附近涂半導體釉,高壓電機定子繞組露出槽口的部分涂半導體漆等,都是為了減小該處的電場強度,以消除電暈。
1.3電介質的損耗
1.3.1電介質損耗的基本概念
任何電介質在電壓作用下都會有能量損耗:一種是由電導引起的所謂電導損耗;另一種是由某種極化引起的所謂極化損耗。電介質的能量損耗簡稱為介質損耗。同一介質在不同類型的電壓作用下,其損耗也不同。
在直流電壓下,由于介質中沒有周期性的極化過程,而一次性極化所損耗的能量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電介質中的損耗就只有電導引起的損耗,這時用電介質的電導率即可表達其損耗特性。因此,在直流電壓下沒有介質損耗這一說法。
在交流電壓下,除了電導損耗外,還存在由于周期性反復進行的極化而引起的不可忽略的極化損耗,所以需要引入一個新的物理量來反映電介質的能量損耗特性,即所謂電介質損耗。電介質損耗最終會引起電介質的發熱,致使溫度升高,溫度升高又使介質的電導增大,泄漏電流增加,損耗進一步增大,如此形成惡性循壞。長期的高溫作用會加速絕緣的老化過程,直至損壞絕緣。因此,介質的損耗特性對其絕緣性能影響極大。
由上述可見,絕緣在交流電壓下的損耗遠遠大于在直流電壓下的損耗,這也是絕緣在交流電壓下比在直流電壓下更容易劣化和損壞的重要原因之一。
1.3.2 介質損耗因數(tanδ)
圖1-9所示的電介質三支路并聯等效電路可以代表任何實際介質的等效電路,不但適用于直流電壓,也適用于交流電壓。電路中的電阻R及r是引起有功功率損耗的元件。R代表電導引起的損耗,r代表有損極化過程中引起的損耗。在交流電壓作用下,電介質等效電路中的電流(或電壓)可以歸并為有功和無功兩個分量。因此,圖1-9可進一步簡化為電阻和電容兩個元件并聯或串聯的等效電路,如圖1-10、圖1-11所示。
在等效電路所對應的相量圖中,φ為通過介質的電流與所加電壓間的相位角,即電路的功率因數角;δ為φ的余角,稱之為介質損耗角。
需要指出,上述兩個等效電路的結構和元件參數各不相同,但這并不影響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及其相位關系,這是因為它們是根據等效條件建立起來的。
對于圖1-10所示的并聯等效電路,有
電路中的功率損耗為
對于圖1-11所示的串聯等效電路,有
電路中的功率損耗為
因為上述兩種等效電路是描述同一介質的不同等效電路,所以其功率損耗應相等。比較式(1-12)和式(1-14)可得
此式說明,對同一介質用不同的等效電路表示時,其等效電容是不相同的。所以,當用高壓電橋測量絕緣的tanδ時,電容量的計算公式則與采用哪一種等效電路有關。由于絕緣的tanδ一般都很小,即1+tan2δ≈1,故Cp≈Cs,這時功率損耗在兩種等效電路中就可用同一公式表示為
由此可見,介質損耗P與外加電壓U的平方成正比,與電源的角頻率ω成正比,且與電容量成正比。所以,為了控制絕緣的損耗功率,減少其發熱,延緩介質的老化,應避免絕緣長期在高于其額定電壓及高于額定頻率的電源下工作。通常,對于電氣設備而言,額定工作電壓及電源頻率均為定值,由于絕緣結構一定,C也一定,因此P最后取決于tanδ,即P與tanδ成正比,所以tanδ的大小將直接反映介質損耗功率的大小。因此,在高電壓工程中常將tanδ 作為衡量電介質損耗特性的一個物理參數,稱之為介質損耗因數或介質損耗角正切。
需要說明,用tanδ表示電介質的損耗特性要比直接用損耗功率P方便得多,這是因為:
(1)P值與試驗電壓、試品尺寸均密切相關,因此不能對不同尺寸的絕緣材料進行比較。
(2) 是一個比值,無量綱,它與材料的幾何尺寸無關,只與材料的品質特性有關。因此,可以直接根據tanδ的值對電介質的損耗特性作出評價。
在表1-2中列出了一些常用液體和固體電介質在工頻電壓下20℃的tanδ值。
表1-2 常用液體和固體電介質在工頻電壓下20℃的tanδ值
電介質 | tanδ(%) | 電介質 | tanδ(%) |
變壓器油 | 0.05~0.5 | 聚乙烯 | 0.01~0.02 |
蓖麻油 | 1~3 | 交聯聚乙烯 | 0.02~0.05 |
瀝青云母帶 | 0.2~1 | 聚苯乙烯 | 0.01~0.03 |
電瓷 | 2~5 | 聚四氟乙烯 | <0.02 |
油浸電纜紙 | 0.5~8 | 聚氯乙烯 | 5~10 |
環氧樹脂 | 0.1~1 | 酚醛樹脂 | 1~10 |
1.3.3影響電介質損耗的因素
(1)不同的電介質,其損耗特性也不同。氣體電介質的損耗僅由電導引起,損耗極小(tanδ<10-8),所以常用氣體(空氣、N2等)作為標準電容器的介質。但當外加電壓U超過氣體的起始放電電壓U0時,將發生局部放電,這時氣體的損耗將急劇增加,這在高壓輸電線上是常見的,稱為電暈損耗。此外,當固體電介質中含有氣隙時,在一定的電場強度下,氣隙中將產生局部放電,也會使損耗急劇增加,使固體絕緣逐漸劣化,因此常采用干燥、浸油或充膠等措施來消除氣隙。對固體電介質和金屬電極接觸處的空氣隙,經常采用短路的辦法,使氣隙內電場為零。例如,在35kV純瓷套管的內壁上涂半導體釉或噴鋁,并通過彈性銅片與導電桿相連。液體和固休電介質的損耗特性比較復雜,因為不同的物質結構只有不同的極化特性,不同的極化特性自然會影響到介質的損耗特性。
(2)中性或弱極性介質的損耗主要山電導引起,tanδ較小。損耗與溫度的關系和電導與溫度的關系相似,即tanδ隨溫度的升高也是按指數規律增大。例如,變壓器油在20℃時的tanδ≤0.5%,70℃時tanδ ≤2.5%。
(3)對于極性液體介質,由于偶極子轉向極化引起的極化損耗較大,所以tanδ較大,而且tanδ與溫度、頻率均有關,如圖1-12所示。以曲線1為例介紹,當溫度t<t1;時,由于溫度較低,電導損耗和極化損耗都很小。隨著溫度的升高,材料的黏滯性減小,有利于偶極子的轉向極化,使極化損耗顯著增大,同時電導損耗也隨溫度的升高而有所增大,所以在這一范圍內tanδ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當去t1<t<t2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分子的熱運動加快,從而又妨礙了偶極子在電場作用下進行有規則的排列,因此極化損耗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由于這一溫度范圍內極化損耗的減小要比電導損耗的增加更快,所以總的tanδ曲線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當t>t2時,由于電導損耗隨溫度的升高而急劇增加,極化損耗相對來說已不占主要部分,因此tanδ重新又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4)對于油紙組合絕緣介質,其tanδ值的大小與油紙的老化程度和溫度均有關。由于隨著油紙絕緣老化程度的加深,絕緣紙內部含有的纖維素小分子鏈、水分、纖維素降解產物(低分子酸等)以及絕緣油老化生成的酸等弱極性或極性物質會增多,導致油紙絕緣單位體積內帶電粒子數目增多。因此,在交變電場的作用下,老化的油紙絕緣極化損耗會增大,使得油紙絕緣的tanδ值隨著老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且其tanδ值與溫度、頻率的關系和極性液體相似,表現為tanδ先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又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圖1-13所示。
(5)從圖1-12還可以看出,當f2>f1,即電源頻率增高時,tanδ的極大值出現在較高的溫度。這是因為電源頻率增高時,偶極子的轉向來不及充分進行,要使極化進行得充分,就必須減小黏滯性,也就是說要升高溫度,所以使整個曲線往右移。tanδ與溫度t的關系曲線在工程上具有重要實用意義。例如,配制絕緣材料時,應適當選擇配方的比例,使所配制的絕緣材料在其工作溫度范圍之內tanδ的值最小(如t2點),而避開tanδ的最大值(如t1點)。
(6)電場對電介質的tanδ有直接的影響。當電場強度較低時,電介質的損耗僅有電導損耗和一定的極化損耗,且處于某一較為穩定的數值。當電場強度達到某一臨界值后,會使電介質中產生局部放電,損耗急劇增加。在不同電壓下測量絕緣的tanδ,作出的tanδ與電壓的關系曲線,如圖1-14所示。由圖可見,當外加電壓U超過某一電壓U0時tanδ急劇上升。U0便是介質產生局部放電的起始電壓。工程上常以此來判斷介質中是否存在局部放電現象。
1.4 電介質的擊穿
電介質作為絕緣材料是針對一定的電壓而言的。在一定電壓下,當介質呈現出極微弱的導電性能,其絕緣電阻值很高,通過介質的泄漏電流極小時,介質是絕緣的。但是,隨著外施電壓的升高到某一臨界值后,電介質的電導則顯著增大,泄漏電流急劇增加,發生放電現象,使電介質喪失其原有的絕緣性能,將這種放電現象稱為電介質的擊穿,將發生擊穿時的電壓稱為擊穿電壓。顯而易見,電介質的擊穿特性是電介質作為絕緣介質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特性。通常用擊穿場強Eb (kV/cm)來表示,也稱為絕緣抗電強度或簡稱絕緣強度。
高電壓與絕緣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二者的對立為高電壓技術工作者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研究內容:一是要分析研究、合理利用各種絕緣材料的絕緣特性,研制各種高抗電強度的新材料等;二是要研究各種過電壓的產生機理,以及采用各種限制過電壓的方法和過電壓保護措施,使過電壓降低或被限制到絕緣的抗電強度以內,最終求得高電壓與絕緣的統一,實現優的絕緣配合,以保證電氣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
為了提高電介質的絕緣強度,就必須分析和研究各種介質在各種不同電壓作用下的擊穿機理和耐受電壓的規律。由于不同的介質在不同的電壓作用下的擊穿機理各不相同,影響電介質擊穿的因素又是多種多樣,隨機性強,因此使得對電介質的擊穿特性的研究變得極為復雜,致使各種形態的電介質的放電機理至今尚未被人們所揭示,絕緣理論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許多實際的絕緣問題還必須通過高電壓試驗來解決,比如,絕緣的抗電強度日前就只能用高電壓試驗的方法才能予以確定,而這些正是以后各章具體分析和研究的內容。
小 結
(1)電介質的基本電氣特性表現為極化特性、電導特性、損耗特性和擊穿特性,相應的物理參數為相對介電常數εr,電導率γ、介質損耗因數tanδ和擊穿場強Eb。電介質的這些基本特性在高電壓工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2)電介質的極化可分為無損極化和有損極化兩大類。無損極化包括電子式極化和離子式極化,有損極化包括偶極子式極化和空間電荷極化。夾層極化是空間電荷極化的一種特殊形式,在工程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多層介質相串聯的絕緣結構,再加上直流電壓的初瞬(t→0),各層介質中的電場分布與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成反比;穩態時(t→∞)的電場分布則與介質的電導率成反比,在此過程中存在吸收現象..
(3)電介質的電導與金屬的電導有著本質的區別。電介質電導屬于離子式電導,隨溫度的升高按指數規律增大;金屬電導屬于電子式電導,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4)電介質在電場作用下存在損耗,其中氣體電介質的損耗可以忽略不計。在直流電壓作用下電介質的損耗僅為由電導引起的電導損耗,而交流電壓作用下電介質的損耗既有電導損耗,又有極化損耗。因此,電介質在交流電壓下的損耗遠大于其直流電壓下的損耗。
習 題
1-1電介質有哪些基本電氣特性?表示這些基本電氣特性的物理參數是什么?
1-2舉例說明介電常數在工程實際中有何意義。
1-3什么是吸收現象?研究吸收現象有何實際意義?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