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氫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載體備受關注。本文詳細闡述了目前四大主流制氫方式,即化石燃料制氫、工業副產氫、電解水制氫和生物質制氫,并深入探討了各制氫方式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旨在為氫能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全面的技術經濟參考。
氫在未來能源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可廣泛應用于燃料電池汽車、分布式發電、儲能等領域。然而,制氫成本高昂一直是制約氫能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關鍵因素。因此,深入研究不同制氫方式及其降成本途徑對于推動氫能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大制氫方式
(一)化石燃料制氫
化石燃料制氫主要以天然氣、煤炭等為原料。以天然氣蒸汽重整為例,天然氣(主要成分甲烷)在高溫(約 700 - 1000°C)和催化劑作用下與水蒸氣發生反應,生成氫氣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進一步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煤炭制氫則是先將煤炭氣化得到合成氣(一氧化碳和氫氣),再通過變換反應調整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比例,并經過凈化分離得到高純度氫氣。
化石燃料制氫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具有大規模生產的能力。天然氣制氫的反應過程相對簡單,氫氣純度較高,生產效率較高。煤炭制氫則可以利用豐富的煤炭資源,在一些煤炭資源豐富但天然氣資源匱乏的地區具有一定優勢。然而,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對環境造成較大壓力。
(二)工業副產氫
工業副產氫主要來源于氯堿工業、石化工業等。在氯堿工業中,電解食鹽水生產燒堿、氯氣和氫氣,氫氣則是作為副產物產生。石化工業中的一些重整、裂解等工藝過程也會產生富含氫氣的尾氣,經過分離提純后可得到高純度氫氣。
工業副產氫相對而言成本較低,因為氫氣是在其他主要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副產物,不需要專門為制氫建設大規模的原料處理和反應裝置。但是氫氣得純度因來源不同會有所差異,所以需要進行更深度的提純處理。并且工業副產氫的產量受到主產品生產規模和工藝條件的限制,供應穩定性不強,且分布較為分散。
(三)電解水制氫
電解水制氫適用電能能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根據電解槽的類型不同,可分為堿性電解水制氫、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和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氫。
堿性電解水制氫是在堿性電解質溶液中,通過施加直流電壓,使水在陰極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氣,陽極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氣。
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則是利用質子交換膜作為電解質,氫離子在電場作用下穿過膜在陰極生成氫氣。
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氫是在高溫(約 700 - 1000°C)下利用固體氧化物電解質進行電解反應。
電解水制氫的優點是產物純度高,可直接用于對氫氣純度要求較高的領域,如燃料電池等。并且電解水制氫過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清潔能源制氫。但是電解水制氫能耗過高,導致制氫成本較高,尤其是在電價較高的情況下,經濟性較差。
(四)生物質制氫
生物制氫包括厭氧發酵制氫和光合生物制氫。厭氧發酵制氫是利用厭氧微生物在無氧條件下分解有機物產生氫氣。光合生物制氫則是利用光合微生物或藻類在光照條件下將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氫氣和氧氣。生物質熱化學制氫類似于煤炭制氫的氣化過程,將生物質在高溫下氣化得到合成氣,再進一步轉化為氫氣。
生物質制氫的原料來源較為廣泛,包括農作物秸稈、木材廢料、有機垃圾等可再生資源,具有良好的可持續性和環境友好性。但是,相對而言,生物制氫的產氫速率較低,且技術還不夠成熟,還存在設備復雜、反應條件苛刻等問題,導致整體制氫成本較高。
各制氫方式的降成本途徑
(一)化石燃料制氫
技術改進與優化
降低化石燃料制氫成本的關鍵之一是研發高效的催化劑。新型催化劑可以提高反應速率和氫氣產率,減少催化劑用量和反應時間。例如,對于天然氣蒸汽重整制氫,開發抗積碳性能強、活性高的催化劑,能夠延長催化劑的使用壽命,降低催化劑更換成本。同時,可以優化反應工藝條件,如精確控制反應溫度、壓力和水碳比等參數,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消耗和原料浪費。
碳捕集與封存(CCS)應用
為了減少化石燃料制氫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采用碳捕集與封存技術。通過在制氫廠安裝二氧化碳捕集裝置,將產生的二氧化碳進行分離、壓縮并運輸到合適的存儲地點進行封存。雖然 CCS 技術本身會增加一定的成本,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規模效應的體現,成本有望逐漸降低。并且,在一些碳排放交易體系下,捕集和封存二氧化碳可能獲得相應的經濟補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增加的成本,提高化石燃料制氫的綜合經濟性。
(二)工業副產氫
提純與回收技術升級
提高工業副產氫的提純技術水平,采用更高效的分離膜、變壓吸附等技術,可以降低提純過程中的能耗和設備投資。例如,新型的變壓吸附材料能夠提高氫氣的吸附選擇性和吸附容量,減少吸附塔的體積和數量,降低設備成本。同時,優化工業副產氫的回收系統,提高氫氣的回收率,減少氫氣的浪費,這樣可以降低單位氫氣的生產成本。
建立區域化供應網絡
工業副產氫來源較為分散,建立區域化的供應網絡可以整合資源,提高供應的穩定性和效率。建設氫氣管道、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將分散的工業副產氫供應點連接起來,實現氫氣的集中調配和供應。這樣可以減少氫氣的運輸成本,提高工業副產氫在區域內的市場競爭力,擴大其應用范圍,進一步降低成本。
(三)電解水制氫
降低電力成本
電解水制氫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電力成本。一方面,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如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來為電解水制氫提供電力。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的不斷降低,電解水制氫的成本也將隨之下降。比如說,在風力資源豐富的地區建設大規模的風力發電場與電解水制氫廠相結合的項目,實現就地消納風電,減少電力傳輸過程中的損耗。另一方面,通過優化電力市場交易機制,例如參與電力需求側響應、簽訂長期電力購買協議等方式,降低電解水制氫企業的購電價格。
電解槽技術創新
研發新型電解槽材料和結構,提高電解槽的性能和壽命。對于堿性電解槽,開發高導電性、高穩定性的電極材料和隔膜材料,降低電解槽的內阻,減少能耗。質子交換膜電解槽方面,研發低成本、高性能的質子交換膜,提高質子傳導率和化學穩定性。固體氧化物電解槽則致力于提高其在中低溫下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對高溫設備的要求,從而降低設備成本和運行維護成本。
(四)生物質制氫
提高生物制氫效率
對于生物制氫,通過基因工程技術改良微生物菌種,提高其產氫能力和底物利用效率。例如,對厭氧發酵制氫微生物進行基因改造,使其能夠更高效地分解復雜有機物,增加氫氣產量。同時,優化生物制氫的反應條件,如控制合適的溫度、pH 值、底物濃度等,可以提高生物反應過程的穩定性和氫氣產率。
生物質熱化學制氫技術完善
針對生物質熱化學制氫,改進氣化設備和工藝,提高生物質的氣化效率和合成氣的品質。通過開發新型的氣化爐,使其能夠適應不同種類的生物質原料,減少原料預處理成本。優化合成氣凈化和變換工藝,提高氫氣的分離和提純效率,降低整個生物質熱化學制氫過程的成本。
結論
四大制氫方式各有其特點和優勢,都在氫能產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化石燃料制氫技術成熟但面臨碳排放問題;工業副產氫成本低但供應受限;電解水制氫清潔但能耗高;生物質制氫可持續但技術有待完善。通過各自針對性的降成本途徑,如化石燃料制氫的技術改進與 CCS 應用、工業副產氫的提純回收與供應網絡建設、電解水制氫的電力成本降低與電解槽創新、生物質制氫的生物效率提升與熱化學技術完善等,可以逐步降低制氫成本,提高氫能的經濟性和競爭力,推動氫能在全球范圍內的大規模應用,為實現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重要貢獻。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