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
撫生試劑-荷科學家發現可造氧供自己呼吸的細菌
荷科學家發現可造氧供自己呼吸的細菌荷蘭研究人員不久前發現一種可以自產氧氣供自己呼吸的細菌。這一發現有助于對地球生命演化和尋找外星生命等方面的研究。荷蘭奈梅亨大學等機構的研究者在新一期英國《自然》(Nature)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現的這種細菌能在【詳細】
閱讀:56 發布時間 -
一合成蛋白可速檢水中有害金屬
一合成蛋白可速檢水中有害金屬日本研究人員zui近人工合成一種可發出熒光的蛋白質,能夠用來快速檢測地下水等水源中是否含有砷、鎘和鉛等有害金屬。這種檢測技術成本低,操作簡便,研究人員希望一兩年內將其實用化。日本宇都宮大學副教授前田勇宇在學術刊物《【詳細】
閱讀:113 發布時間 -
海洋環境信息保障技術重點實驗室成立
海洋環境信息保障技術重點實驗室成立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信息保障技術重點實驗室在天津成立。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國家海洋局海洋科學技術司司長周慶海、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徐勝、國家海洋局預報減災司副司長易曉蕾共同為實驗室揭牌。該實驗室的成立將有【詳細】
閱讀:56 發布時間 -
納米新材料“鈀藍”問世
納米新材料“鈀藍”問世我國科學家制備出一種藍色的新型鈀納米材料,它不僅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而且或可成為癌癥光熱療的“希望之星”。日前,《自然—納米技術》刊登了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鄭南峰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題為“具等離子體光學和催化性能的鈀【詳細】
閱讀:96 發布時間 -
核磁共振有助預知早老性癡呆
核磁共振有助預知早老性癡呆美國研究顯示,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對腦部進行掃描,可以幫助醫生預測輕度認知障礙患者今后是否會患阿爾茨海默氏癥(早老性癡呆癥)。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放射學》雜志網絡版上撰文說,對核磁共振腦部掃描結【詳細】
閱讀:73 發布時間 -
美研制出液態甲醇燃料電池
美研制出液態甲醇燃料電池美國航天局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日前宣布,該機構與南加州大學合作,研制出一種利用液態甲醇產生電能的電池,這項技術將為進一步開發和推廣清潔能源開辟新途徑。噴氣推進實驗室發布的新聞公報說,與其他燃料電池相比,這種“直接甲醇燃【詳細】
閱讀:65 發布時間 -
日本開發出能除去水中碘或鍶的新材料
日本開發出能除去水中碘或鍶的新材料日本物質和材料研究機構日前發布公報說,這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多孔質材料,能更有針對性地除去水溶液中存在的極微量的碘或鍶。公報說,這種氧化硅制成的多孔質材料表面存在無數納米級的小孔,小孔內壁附著有特【詳細】
閱讀:96 發布時間 -
我國新型光伏電池研究處于水平
我國新型光伏電池研究處于世界水平經過國家能源局一年多的評審,英利集團自主的“熊貓”N型單晶硅太陽能電池技術,日前獲得“2010年度國家能源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項技術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在新型光伏電池研究領域處于世界水平。與當前傳統的太陽能電【詳細】
閱讀:89 發布時間 -
科學家發現黃金納米粒子可在腦部腫瘤“安家”
科學家發現黃金納米粒子可在腦部腫瘤“安家”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一種黃金納米粒子能在腦部腫瘤“安家”,同時對3種不同的成像方式可見,顯示腫瘤的輪廓,使小鼠腦瘤的移除提升至的精度。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自然·醫學》雜志網絡版上。研究人員表【詳細】
閱讀:102 發布時間 -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用二氧化碳可造甲醇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用二氧化碳可造甲醇大量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被視為變暖的“元兇”。但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在一種金屬催化劑的幫助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可在較溫和的條件下生成有工業用途的甲醇。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清潔的液體燃料,被廣泛用于醫藥、【詳細】
閱讀:73 發布時間 -
新型顯微技術成功用于生物成像
新型顯微技術成功用于生物成像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姚保利研究組,將基于數字微鏡器件和LED照明的顯微技術成功用于生物醫學研究,從而為深層生物樣品大面積快速三維成像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手段。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子刊【詳細】
閱讀:77 發布時間 -
中美化學家在湘共推納米醫學
中美化學家在湘共推納米醫學近日,三位美國*化學家來到湖南大學,就如何用更好的化學方法制備功能納米醫學材料,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汝勤、姚守拙,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譚蔚泓等中國學者進行了交流,并就開展化學生物與納米醫學合【詳細】
閱讀:81 發布時間 -
中南大學研制出迄今Z輕固體材料
中南大學研制出迄今zui輕固體材料中南大學日前成功研制出“新型透明氣凝膠材料”,這是世界上已知的zui輕的固體材料,也是迄今為止隔熱保溫性能的材料。由住建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南大學等單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技術居水平,已經【詳細】
閱讀:103 發布時間 -
集成太赫茲收發器在美問世
集成太赫茲收發器在美問世美國科研人員開發出了*集成太赫茲(THz)固態收發器,新設備比目前使用的太赫茲波設備更小,功能更強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一期的《自然·光子學》雜志上。太赫茲技術是近年來十分熱門的一個研究領域,2004年被評為影響世界未來的科【詳細】
閱讀:81 發布時間 -
韓衛星“千里眼”發回*影像
韓衛星“千里眼”發回*影像據韓國聯合通訊社報道,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表示,發射升空的韓國首顆靜止軌道衛星“千里眼”進入目標靜止軌道后,拍攝到氣象和海洋影像,通信天線正常發出信號,表明其已正式進入試點運作階段。韓國航空航天研究院將總結并協調各相【詳細】
閱讀:112 發布時間 -
美成功將成纖維細胞直接變為心肌細胞
美成功將成纖維細胞直接變為心肌細胞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將老鼠心臟內的成纖維細胞直接變成心肌細胞的新方法。研究人員表示,此方法一旦在人體試驗中獲得成功,再生的心肌組織將可用以修復因自然衰老和心搏停止導致的損傷,同時【詳細】
閱讀:68 發布時間 -
發現一種古菌具有芳香族化合物降解功能
發現一種古菌具有芳香族化合物降解功能近日,微生物海洋學實驗室對深部生物圈中廣泛存在的一大類暫命名為“MisCellaneousCrenarchaeotaGroup”(MCG)的古菌開展了系統分類和生理功能研究。MCG古菌是迄今為止發現分布的一類未培養古菌,被認為是海底深部生物【詳細】
閱讀:122 發布時間 -
炎癥與自身免疫疾病發生新機制
炎癥與自身免疫疾病發生新機制近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帶領的團隊揭示了炎癥與自身免疫疾病發生的新機制,為防治人類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潛在新型靶點。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影響生活質量的慢性炎癥性疾病,目前臨床上仍缺【詳細】
閱讀:81 發布時間 -
科學家發現與兩種血液病惡化有關的基因變異
科學家發現與兩種血液病惡化有關的基因變異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幼年型粒-單核細胞白血病這兩種血液疾病的惡化都與基因SETBP1發生變異有關。這一發現有助于提早制定治療方案,比如在發現基因出現變異的階段就進行骨髓移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是造血干細胞增【詳細】
閱讀:73 發布時間 -
賽諾菲降膽固醇新藥alirocumab銷售峰值
賽諾菲降膽固醇新藥alirocumab銷售峰值該III期研究涉及100名患者,若取得積極結果,將提升賽諾菲對alirocumab的信心,并有望于2015年推向市場。但該藥的zui終成功,依賴于涉及數千名患者的長期研究,其中一些研究的數據將在5年左右獲得數據。該項*III期研究,【詳細】
閱讀:113 發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