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10842463
當前位置:北京恒奧德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填土密實度現場檢測儀 指標
產品名稱:填土密實度現場檢測儀/普氏貫入儀/電子微型貫入儀/電子30厘米貫入儀 |
填土密實度檢測儀又叫電子30厘米貫入儀用于檢測回填土的干密度和均勻性.可節省取代環刀法灌沙灌水法在施工現場大面積、的檢查填土質量,減少土工化驗工作量,縮短工期。它適合于施工單位分層碾壓分層檢驗,也適用于質檢和監理公司抽檢任意層。還適合于大專院校現場教學實習做土工實驗。它沒有放射線核污染,且價格低廉、體積小、便于現場攜帶。
一、填土密實度檢測儀用途: 填土密實度檢測儀在標準中叫做“普氏貫入儀”,主要用于對大面積填方工程碾壓后的密實度和均勻性的檢測。如公路、道橋、市政排水、輸油管線、水利提防、工民建筑。它的特點是輕便、靈活、快速,可隨時隨地跟蹤碾壓現場監測。
二、填土密實度檢測儀工作原理:30厘米貫入儀是基于土工試驗中:土的貫入度與土的干密度之間的相關關系:土的貫入度和含水量之間的關系以及土的含水量與密實度的關系,通過大量的貫入度與環刀法平行對比試驗并建立回歸方程,率定出土的貫入阻力與干密度間相關數據表。
二、填土密實度檢測儀特點: 本機操作簡單,只要在作業面上鉆一個孔,將儀器垂直插入,即可測試。參照說明書人員很易掌握。他的探測深度為30公分。是對填土分層碾壓、分層檢查,也適用于質監站和監理公司抽檢任意層,也可要求探桿加長至1.5米。
三、填土密實度檢測儀指標: 精度:≤0.5% 測試深度:0—30cm 探桿可加長至1.5米。
四、填土密實度檢測儀操作方法:
1、事先在碾壓完好的被測面上鉆一個直徑大于2厘米、深度約8~10厘米的孔。打開儀器電源開關預熱5分鐘,按“△”和“▽”鍵調零,當手柄提起時,或表屏上應顯示“000”,然后兩手握住手柄,貼近雙膝做為依托,將探頭對準被測點加壓垂直貫入土中,當測試深度達到10厘米或標準深度時,應立即讀取瞬間大峰值,記錄下來再進行下一點測試,(此屏上的讀數為貫入阻力值,用P表示,單位為N牛頓)。
2、取平均值:在每層施工作業面上可任意選點檢驗碾壓質量,一般按施工規范規定,每10米取7~8個點為一組數據,然后計算出平均值,以備查表。
P——儀器的讀數值牛頓(N)
Rd——干密度值
Wo——含水量
3、數據表:儀器出廠時配有P值和Rd(干密度值之間)的數據對應表供使用參考,由于各地土紙不同,所以使用者應自己取幾組環刀做率定試驗,找出一個修正系數,在本地區使用起來就方便多了。詳見率定方法。
4、分層檢驗:規范上規定筑堤、大壩、公路、鐵路均要分層檢驗其密實度,一般30厘米為一個墊層,施工單位要分層碾壓,分層檢驗,合格一層,再鋪墊下一層。質量監督站和監理公司要抽驗碾壓質量(抽檢底部一層或次底部一層,可向提出要求配加長桿,多可加長到1.5米)各單位可自備一把木工用的手搖鉆,木店均可買到,木鉆直徑大于2厘米鉆一層檢測一層。
5、貫入深度;通常按規定碾壓完成后,要挖去表層1/3因為表層密度較大,不能做為檢測層,底層1/3由于受次一層影響,按規定也不具代表性也要去掉,所以有效檢測層是中間的1/3~2/3處,是我們要貫入的位置,注意:每一次的探測深度要一致要統計含水量穩定的條件下,同一深度不同位置的貫入阻力與干密度之間的關系,通常水利堤防大壩及建筑物基礎墊層,貫入深度為10~20cm,公路墊層貫入5~10cm,貫入深度到底選定多少為合適,詳見操作使用問答一節。
6、貫入速度:貫入速度要均勻,向下施力要平穩、連續,一般貫入10厘米,需要10~15秒,不可太快,不要用沖擊力,中途不要緩勁,要一口氣操作完畢,操作進程中,隨時觀察儀表的讀數。
五、填土密實度檢測儀率定方法:
1、有條件的單位,自己用環刀與貫入儀做平行對比試驗,方法是碾壓三到五遍后,剝去表層1/3和底層剩余1/3層,檢測中間的1/3~2/3層。
2、在檢測層2/3深處的位置取3至5個環刀,當化驗其干密度達到合格要求時,將干密度和含水量記下來,填入附表中,作為環刀標準值。
3、同時在環刀取土點為圓心,約30厘米為半徑畫圓,在圓周上取7到8點做貫入試驗,貫入深度要與取環刀的深度一致在墊層1/3~2/3之間選定,剔出偏差較大點,其它幾點取平均值,該值即作為與環刀對應的標準貫入值。
4、當標準貫入阻力值確定之后,即可用貫入儀替代環刀法,進入施工現場大面積地檢驗填土質量。在控制含水量情況下,當檢驗結果大于或等于貫入標準阻力值,即認為碾壓合格,當低于這個貫入標準阻力值時則認為干密度偏低,不合格須繼續碾壓。將平行試驗結果填入以下附表格中:注意附表中要標明土質分類(粘性土;砂性土、混合土等)以及鋪墊厚度、碾壓次數、貫入深度、探頭直徑;要求干密度及大干密度。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