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云洲環保設備有限公司>>CEMS>>煙氣在線監測系統>> 火電廠低溫煙氣在線監測系統
產地類別 | 國產 | 價格區間 | 5萬-10萬 |
---|---|---|---|
檢測項目 | 發電廠 | 示值誤差 | 標準 |
穩定性 | 標準 | 響應時間 | 標準秒 |
應用領域 | 醫療衛生,農業,石油,印刷包裝,冶金 | 重復性 | 標準 |
一、產品概述
煙氣連續在線監測系統運用抽取冷凝采樣、后散射煙塵濃度測量、皮托管煙氣流速測量及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實現了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的在線連續監測。同時又針對國內煤種較雜、煤質變化大、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煙氣濕度大的狀況從技術上進行了改進。并
火電廠低溫煙氣在線監測系統
實踐證明,低低溫煙氣處理技術與濕法煙氣脫硫工藝的組合可以達到高效除塵、脫硫的效果,是達到電站鍋爐煙氣超凈排放的有效途徑之一。另一方面,回收的煙氣余熱若引入蒸汽回熱系統,用于加熱凝結水,則成為低低溫煙氣余熱利用系統,可以節省回熱抽汽,起到替代部分低壓加熱器的功能,節省的抽汽返回汽輪機繼續做功,會提高機組的循環效率。因此,電站低低溫煙氣余熱利用系統使環保與節能相結合,具有雙重功效。電站熱系統節能分析方法大多以熱力學定律為依據,如施延洲等在某電廠煙氣余熱利用系統熱力試驗中采用熱平衡法進行節能分析。閆水保、郭江龍等指出了等效熱降法、矩陣法和循環函數法等分析方法之間的關系。這些方法均基于能量和質量的守恒,利用系統熱力學平衡的概念來分析、完善所研究系統,但它們僅考慮了能量的數量而忽視了能量的品質,所以在分析系統能量品質下降的原因上無能為力,因此也無法正確地分析系統節能和優化的潛力。而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了能量轉換的方向性,注重于能量的品質與可用性。以熱力學第二定律為依據的熵產法能夠對煙氣余熱利用過程中的不可逆損失進行分析和量化,同時辨識系統中不可逆損失的原因和產生的部位,可以清晰揭示出能量在傳遞和轉換的各環節中能量耗損的分布特征,從而更好地為提高低低溫煙氣余熱利用的有效性指引方向。
2 低溫余熱回收過程的實驗分析
在空氣預熱器出口和電除塵器之間的煙道中增設低低溫省煤器,將煙溫深度降低至約90℃,其水側通常與回熱系統中的某級(或某幾級)低壓加熱器并聯連接,回收的余熱用于加熱部分凝結水,以排擠對應的抽汽,增加機組做功功率。相對低低溫煙氣單級回熱利用,如低低溫省煤器并聯于幾級回熱加熱器,則稱之為低低溫煙氣多級回熱利用。自x一l級加熱器出口引出凝結水進入低低溫省煤器加熱,吸收煙氣余熱熱負荷后,回到m級加熱器人口的主凝結水管道,此過程中,排擠了x~m級加熱器的抽汽。以低低溫煙氣末級回熱利用熵產分析為基礎,對其多級級回熱利用系統進行熵產分析。基于上述流程,于某垃圾焚燒電廠內完成了示范項目的建設與調試,并開展了工業化實驗分析。
2.1 實驗案例一
除塵后的低溫煙氣條件:溫度150℃,含塵量約2g/Nm3,流量約92,881Nm3/h,含水率31%。除塵后的低溫煙氣1呈U形流過整套系統。在入口側,煙氣1首先經熱管2降溫后回收部分顯熱,溫度降低至120℃,之后進入列管冷凝器3的殼程將煙溫降至露點溫度以下,約34℃。管程內的常溫冷卻水5被相應加熱并獲得熱水6。在該過程中,余熱回收總量可達13MW,煙氣冷凝液4則由設備底部排出。在出口側,低溫煙氣經熱管2回收入口側煙氣1顯熱后溫度重新升高,達到80℃,后經煙囪順利排出。采用上述方法回收所得余熱每小時可將300t水由20℃加熱至60℃,該熱水可作為鍋爐給水循環利用或周邊居民生活供熱。
2.2 實驗案例二
低低溫煙氣余熱利用水側系統。為防止嚴重的低溫腐蝕,系統設置了回水再循環管路,6#低加進口的凝結水與再循環回水混合至70℃,進入低低溫省煤器被加熱至109.5℃,回到6#低加進口的凝結水主管路。應用低低溫煙氣余熱利用系統降低排煙溫度48℃,回收煙氣單位熱負荷69.33kJ/kg,熵產法計算蒸汽做功能力增加了7.66 kJ/kg,標準煤耗率降低2.15g(kw•h),全廠效率相對提高0.66%。按照計算結果,低低溫省煤器回收熱量的做功能力損失分布,表明總做功能力損失包含了煙氣余熱輸入損失、加熱器損失、汽輪機流動損失和凝汽器放熱損失等4項,分別占總損失的份額分別為85.23%、5.94%、3.96%和4.87%。
2.3 實驗案例三
電站機組回熱系統中,若因利用熱量改變而排擠某級加熱器抽汽,會對其后的各級加熱器造成影響。對于疏水式加熱器,抽氣量減少會使進入下級的疏水量會減少;對于匯集式加熱器,會使以后各級的凝結水量增加,這些原因都會造成后級加熱器的可利用熱量相對減少,因此,后面各級加熱器會增加抽汽量以保持熱量平衡。
火電廠低溫煙氣在線監測系統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