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郵編:350003
聯系人:楊清
電話:0592-3119396
傳真:0592-3110660
手機:13696902486
留言:發送留言
個性化:www.fz17.com
網址:
商鋪:http://www.24590.cn/st6584/
儀器儀表:高技術產業化的重要手段
點擊次數:2176 發布時間:2010-2-26
作者:福州欣銳儀器技術部 轉載自: 發布日期:2010/2/26 |
儀器儀表:高技術產業化的重要手段 市場發展預測 "十五"期間,儀器儀表行業從總體發展來看,仍將會保持產銷適度增長態勢,出口也會進一步增加。一般低檔產品仍將處于供大于求的市場格局,市場需求量不會有大幅度增長;而技術*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等產品仍不能滿足市場需要,進口量會較大增長。同時,隨著我國加入WTO進程的加快,國外產品對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沖擊將更大,市場競爭會更為激烈。 國內市場需求分析 ---工業自動化儀表。"十五"期間,工業自動化儀表仍有較大市場需求,估計年需求量在4000萬臺(套),100億元左右。其中,電力預計需求量比"九五"期間將增長10%~15%;冶金預計需求將維持"九五"的需求水平;石化預計需求量比"九五"期間增長5%;環保預計需求量比"九五"期間增長150%;交通預計需求量比"九五"期間增長50%;建筑預計需求量比"九五"增長60%;西部大開發,對自動化提出了新的需求,市場十分廣闊;商業自動化、農業自動化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有些應用領域還需要進一步開發。 需求特點:傳統應用領域對成熟產品的繼承應用將是主要的。新興應用領域對高新技術產品需要會多些。隨著發展,高新技術產品的應用會逐年增加。 需求主要產品的結構:"十五"期間,自動化主控系統仍將以D C S和工業控制計算機為主。大型D CS系統以國外產品為主的狀況近期將不會有大的改變。PLC及基于IPC的國產D C S和工業控制裝置在中小工程應用將占主導地位。 現場總線智能儀表及現場總線控制系統(FC S),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市場需求將逐步增長,但D C S與FCS并存將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時期。 "十五"期間,用戶對主要產品的水平要求,總體上以20世紀90年代水平的產品為主。對產品的穩定性、可靠性、性能價格比以及技術服務要求更高。 ---電工儀器儀表。由于國家一系列拉動內需政策的出臺,未來幾年之內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仍會有大規模投資,預計這期間對整個電工儀器儀表產品的需求每年將增加8~10個百分點,年需求電工儀器儀表產品的數量將超過7000萬臺(套)。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產品的升級,市場需求結構將逐步調整,由低附加值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過渡。安裝式電表、便攜式電表、數字儀表的技術含量亦將增加,產品水平不斷升級,雖然產品年需求總量不會有太大變化,但總銷售額會不斷增加,預計年增長幅度為8%,從2001年的35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51億元。 ---科學測試儀器。預計"十五"期間,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等主要用戶部門的需求量中,要求具有20世紀90年代中檔成套分析儀器占60%、低檔分析儀器占25%和分析儀器占15%。光學儀器,預計2005年需求量將超過400萬臺,其中雙筒和天文望遠鏡產量達到200萬臺左右。試驗機到2005年,國內市場總需求量超過4萬臺,其中機電一體化產品將占50%~60%。金屬試驗機需求量約1.2萬臺(套),非金屬試驗機1.1萬臺(套),工藝試驗機2000臺(套),力變形檢測儀器1000臺(套),平衡機2000臺(套),振動臺與沖擊臺1000臺(套),無損檢測儀器1萬臺(套),汽車平衡機1000臺(套),產品品種達1500種。氣象海洋儀器,預計"十五"總需求量為72萬臺(套)左右。環保儀器儀表到2005年將擴到42億元,到2010年將擴到110億元。到2005年用于現場總線及智能化儀表的壓力、溫度、流量、液壓傳感器;用于環保等領域的多功能傳感器;航天航空領域的微傳感器等的需求量將達到50萬只左右。接插件類產品,預計"十五"期間將以15%比例遞增。 國外市場需求分析 我國儀器儀表出口量增長趨勢,預測"十五"末的出口額從現在的*5%提高到7%。出口的主要市場仍集中于發達國家和地區,美、日、歐及東南亞仍為我們的主要出口地。同時,積極開拓中東、非洲、拉美、東歐及獨聯體市場,提高*。 出口前景從近幾年主要儀器儀表產品出口情況分析,以望遠鏡和顯微鏡為主的光學儀器在我國儀器儀表出口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十五"期間,應繼續把光學儀器作為重要出口產品扶植,支持出口企業開拓非洲、東歐和拉美等地區新市場,努力擴大光學儀器的出口。 行業發展思路 "十五"期間,儀器儀表行業發展的戰略思路是:"市場導向、拓寬領域,體制創新、優化結構,發揮優勢、技術創新,持續推進、振興產業"。實施開拓戰略、優勝戰略、創新戰略、出口戰略。 具體戰略思想是: ---市場導向,拓寬領域。以市場為導向,突出抓好*自動化控制系統和精密測試儀器。在優先發展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重大技術裝備急需的儀器儀表的同時,緊緊圍繞市場需求,拓寬其服務領域,培養新市場、開拓新市場,增強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 ---體制創新,優化結構。本著"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和"抓大放小"的原則,大力推進儀器儀表行業的戰略性結構調整;加快改革改組,優化結構的步伐。對需要做大的,通過重組、聯合做大一批,能夠救活的,通過實施債轉股等措施救活一批;應該淘汰的,通過破產、關閉淘汰一批;適合放開的,通過多種形式把中小企業放開搞活一批。 ---發揮優勢,技術創新。必須"以我為主",主攻關鍵技術和產品,產、學、研結合,盡快建立核心技術的創新能力。發揮優勢,集中力量主攻我們科技水平相對的強項,有可能與國外抗衡的產品,發展我國有自主版權的拳頭品牌。把行業科技工作的重點轉向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分工合作打好以國產系統為主的攻堅戰,有計劃地構建標志產業群,以引導、帶動、促進和支撐全行業高科技發展和改造傳統產品。 ---持續推進,振興產業。新世紀儀器儀表行業要突出持續發展。"十五"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化,把振興產業的戰略目標向前推進一步。 "十五"期間重點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市場導向,大力推進適合國情的*適用產品的發展;推進跨世紀的戰略性結構調整和改組;加強技術創新能力建設,促進高科技成果產業化;強化企業管理,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全面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重塑企業形象,確保質量和效益上一個新臺階;技術上應在現有科技攻關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一批關鍵技術,研究開發一批以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為技術發展方向的高科技產品,并盡快實行產業化。 主要目標(2005年、2010年發展的主要目標): ---總量目標。"十五"期間,儀器儀表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和銷售額年平均增長率為10%左右。2005年,工業總產值達到680億元,銷售額650億元,國產儀表國內*達到60%以上。 結構調整目標 ---產品結構調整目標。其中工業自動化儀表,重點發展基于現場總線技術的主控系統裝置及智能化儀表、特種和的自動化儀表。產品技術水平達到20世紀90年代后期*水平,2005年銷售額占到國產儀表銷售額的30%。面向市場,全面擴大服務領域,推進儀表系統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完成自動化儀表從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的轉變,"十五"末數字儀表的品種數達到60%以上。 推進具有自主版權的自動化軟件的商品化,"十五"末年銷售額達到1.5億元。 電工儀器儀表,重點發展長壽命電能表、電子式電度表、特種電測儀表、電網計量自動管理系統。 到2005年,中、低檔電工儀器儀表產品國內*達到95%,產品的國內*和中低檔產品的國外*在現有基礎上有較大幅度提高。 科學測試儀器,重點發展過程分析儀器、環保監測儀器儀表、工業爐窯節能分析儀器以及圍繞基礎產業所需的汽車零部件動平衡、動力測試及整車性能檢測儀;大地測量儀器;發展半站、全站型電子速測儀,測量定位系統(GPS)以及其他試驗機、實驗室議器、產品可靠性測試儀等新產品。產品以技術含量較高的中檔產品為主,到2005年在產值上占50%~60%左右。 環保儀器儀表,到2005年產品系統的技術水平達到20世紀90年代后期較高水平,產值30億元,國內*達到50%~60%。到2010年將擴到70億元以上,*達到70%以上。 儀器儀表元器件,"十五"及2010年期間,把"增加產品品種、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作為重點任務。產品品種滿足率達到70%~80%,產品達到60%以上。企業組織結構調整目標。主要是:"抓住少數重點,放開搞活一片,限制淘汰一批,培育地區優勢。 質量效益目標:全面貫徹標準質量體系認證,建立行業的質量體系,加強可靠性技術研究,提高產品內在質量水平。 產品可靠性指標MTBF:自動化儀表達到5萬~10萬小時;電度表達到25年,過載達6倍;科學測試儀器達到4000~6000小時。儀器儀表器件MTBF在10 8小時以上,儀器儀表材料產品合格率、一等品和優等品分別由目前的85%、70%和30%上升到90%、80%和60%以上。 全行業60%的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其中大型企業(集團)、重點骨干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全部通過質量體系認證。通過市場競爭,形成200個國產儀器儀表的產品。 效益目標:利潤增長2005年達到年增長8%,2010年達到增長12%。資金使用效率2005年達到年提高5%,2010年達到年提高8%。資產狀況2005年半數企業達到合理程度,30%企業達到較優良程度,2010年90%的企業達到合理程度,50%企業達到優良程度。 行業結構調整及發展重點 產品結構調整重點: ---優先發展的重點產品。選擇原則: 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經濟建設、技術改造服務的重點產品; 對儀器儀表工業振興有影響的產品; 新增長點的高新技術產品; 符合國情、市場前景好、潛力大的產品; 有競爭能力的出口創匯產品和"以產頂進"的重點產品。 ---促進專業化協作,建立以大帶小、以小保大的"啞鈴型"產業結構,集中必要財力發展重點、關鍵領域和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儀器儀表工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不斷擴大儀器儀表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積極發展一批有技術創新能力、有特色專業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自動化軟件公司和自動化系統集成服務公司。 ---加大企業內部轉型力度,優化企業組織結構,提高企業快速反應能力。 |